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课《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主要以写意花鸟为主。 教材版面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步分是古今艺术大师的经典花鸟范作和学生作品;第二部分是笔墨(包括用色)技法示范,与生活有机联系的美术活动。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与学生作品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墨彩交融、水墨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笔墨(彩)技法示范主要提示学生用笔用墨的变化,学习和尝试如何浓破淡,淡破浓,墨破色,色破墨,干破湿,湿破干的画法。教师可通过示范与比较,让学生去理解,并在作品中加以应用。教学启示可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将民族文化与民间活动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以保持学生对中国画的长久兴趣。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理解笔墨的表现是为了达到“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作品即“人品”体现。
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目标:进一步理解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感知一花一草皆有情,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 造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作品分析,理解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 把握泼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变化,用笔的简练概括,水分的干湿与笔墨融合 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用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去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情怀。
五、课前准备:教具 花鸟画作品,作画工具等
学具 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
六、教学过程:
★ 问题导入:
展出一个日记本,请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 日记本
师: 你们平时写日记吗?你们写的日记都记录的是什么内容?
生: 我们平时写日记,写的是所见所闻,生活的经历,内心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等。
师归纳:可以看出同学们基本上写的是两大方面一是生活经历,二是内心情感。很显然我们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那么大家知道除了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情感吗?
生: 可以用音乐、绘画、雕塑、电影、舞蹈、建筑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特别棒,看来同学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还真不少呀。刚才同学们说到了绘画,其实中国画家是通过手中的笔墨来抓住动植物以及自然界和人们生活遭遇和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给予艺术的夸张来强调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从而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艺术家用笔墨来抒发我们的情感。
引出课题:笔情墨意抒胸臆(板书)
★ 讲授新课
画家手中的笔墨不仅指的是工具材料,他们描绘的自热更不是对自然的再现,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挥洒,是取法自然而又高于然的对自然的再造,不同的画家采用不同的笔墨描绘的对象会表现不同的意境,述说不同的情感。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绘画大师来感受一下大师们是通过手中的笔墨怎么样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的。
出示一幅工笔芭蕉和写意芭蕉画让同学们思考:对比两幅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归纳写意画的特点。
生: 比工笔画简练,墨色浓淡变化丰富,更加洒脱等
(板书)特点一:简练概括
师: 同学们想想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画花卉、禽鸟、蔬果等这种绘画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什么绘画?
生: 写意花鸟画(副标板书)
出示齐白石的《虾》提问:请来说说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生: 像真的一样、漂亮鲜活生动、栩栩如生、传神等
师: 同学们观察的还真是仔细,语言也非常的准确,其实这就是我们在美术评论里常说的 富有神韵(板书)特点二
郑板桥的《墨竹图》请大家讨论画中竹子的用笔用墨特点
学生按学习小组展开讨论老师穿插其中进行倾听和引导,引导学生从用笔和用墨两方面分析,讨论结束用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给予肯定。
生: 用笔挺拔遒劲有力、用墨浓淡变化丰富
师: 其实郑板桥挺拔有力的用笔是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谁能对我们举例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学生如果能说出来关于郑板桥的生平故事就由学生讲述,如果没有人知道老师可补充。
郑板桥(1693—1765年),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扬州八怪之一”是一个小县令,为人清廉刚正,因开仓赈灾被贬,《墨竹图》是他在任上画的作品,竹子浓淡疏密富有变化,上面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师: 请同学翻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师: 通过诗句我们感受到郑板桥是怎么的一个人,他描绘的竹子还是对自然中竹子的再现吗,如果不是有表现了什么?
生: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关系百姓疾苦的人。他笔下是竹子已经不是自然界中竹子的再现了,而是赋予了竹子一种品质,通过这种品质来折射自己的内心情怀和为人的品质写照。
师: 竹子有了人的品质,画家用独特的笔墨抒发他自身的情感,借竹子表现内心的情感,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方法?
生: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特点三 板书)
小结: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写意花鸟画,掌握了写意画的特点,一是简练概括、二是富有神韵、三是借物抒情。历史上有好多大画家对写意花鸟画情有独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表达人内心的情感,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界的物质被赋予了品质来影射人的品质和情感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PPT展示梅兰竹菊等图片。
生:四君子: 梅:高洁傲岸; 岁寒三友:松:长青长寿;
兰:幽雅空灵; 竹:虚心有节;
竹:虚心有节; 梅:高洁傲岸;
菊:冷艳清贞
牡丹:富贵 鱼:智慧、财富 石榴:多子多福 荷花:廉洁朴素
羊:温顺、善良、柔弱、俯首、鞠躬的象征等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了解是不是也想通过手中的笔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呢?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和老师做一个笔墨游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每一个过程,总结这种画法的步骤规律。
师示范: 老师范画比如芭蕉叶的画法,先用淡墨画叶子,在画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芭蕉叶子的特点:宽宽的、大大的等,老师在画完一个叶子后引导学生在画画的时候要注意构图一片叶子有点简单,太空了可以再画一片再画的要注意位置、大小、方向等,完了之后请同学们观察还有什么没有表现。
生:叶筋(叶脉)
请上台的同学画叶筋老师给予提示,由于需要等待淡墨稍干一些才能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学生的拿笔方式进行笔法方面的介绍。
师:同学们观察看这位同学的拿笔姿势对吗?应该怎么样拿笔?
生:略
小结:拇指和食指拿笔杆的中上部中指钩住笔杆用于拉,无名指顶住笔杆用于挑小指顶住无名指。
师:简单介绍中国画的笔法: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具体可以归纳为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和用笔技法等。运笔与执笔密切相关,执笔中的压、钩、格、抵等控制着左右纵横和最后进退的运动。用笔上有提笔、蹲笔、顿笔、抢笔、行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等。(简单介绍不要求完全掌握)
(板书):笔法:骨法用笔
师:通过这么长时间摸已经半干,现在请同学画上叶筋。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向同学们介绍要注意线的变化如方向、粗细、长短等
师:鼓励上台的学生同时询问其他同学你们看清楚了吗?这种画法的步骤是什么?谁愿意给我们总结一下呢?
生:先画一遍淡墨,再等墨半干的时候在淡墨的基础上画上浓墨,从而使墨色产生渗化,融浑的效果。
师:对,非常好。这种画法我们称之为破墨法
在第一遍墨色未干时,用与第一遍浓度相反的墨色画上去,使墨色产生渗化,融浑的效果就叫破墨。先画淡墨再画浓墨叫浓破淡、先画浓墨再画淡墨叫淡破浓,以及色泼墨、墨破色、干破湿、是湿破干等。
师:除了泼墨法还有积墨法、泼墨法等
(板书):墨法:破法(浓破淡、淡破浓、色泼墨、墨破色、干破湿、是湿破干)、泼墨法、积墨法。
出示写意花鸟蔬果画请同学们找一找分别用了什么画法,画家们对日常蔬菜瓜果如此情有独钟说明了什么?抒发了画家什么情感?
生:说明他们热爱生活,抒发了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
师:今天,我看见许多同学也准备了好多蔬菜瓜果,同学们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蔬菜瓜果放在桌子上,同学们你们觉得是我们桌子上的好看还是刚才看见画出来的好看?
生:画出来的。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们桌子上的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美感,而画中的蔬菜瓜果是画家经过精心布置和摆放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棒极了,同学们给点掌声。同学好好观察一下画家们画的这些作品看看他们的摆放都有什么规律?
生:左右平衡,高矮有变化,有层次,有相互的遮挡,主体比较突出,有大小长短的搭配等
师:这就是中国画里非常讲究的另外一个因素
(板书)经营位置
讲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舞动你们面前的笔墨呢?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中间出来的经营位置的规律摆一摆你们面前的蔬果,然后用你们的笔墨心情的抒发你们内心的情感吧!
七、课堂练习:
利用收集到的花鸟素材10分钟创造一幅写意花鸟画
创造要求:
1、作品要体现花鸟画的特点。(简练概括、
神韵、借物抒情)
2、作品要体现笔墨情趣。(笔法和墨法)
3、作品要构图合理。(经营位置)
4、发挥想象不拘一格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提醒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注意创作要求,使学生懂得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自由的发挥。
八、评价阶段:
小组内部评价选出最有特色的
小组间进行评价
老师评价、
结束语: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正是这种文化孜孜不倦的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让我们敞开心扉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传承去弘扬我们优秀而伟大的中华文化吧。
板书展演:
笔情墨意抒胸臆
———写意花鸟
写意画的特点
简练概括
富有神韵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笔法:骨法用笔
墨法:
1、积墨法
2、泼墨法
3、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色泼墨、墨破色、干破湿、是湿破干)
四、经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