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地理
一、单选题
1.(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2015年10月13日新华网报道,中国财团正筹划在澳大利亚竞购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同近20万头牛,包括世界最大的养牛场Anna Creek。这一面积约等于浙江省的面积。读澳大利亚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主要成因是( )
A.1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1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7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7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假如中国财团成功竞购到甲处附近的农场土地,经营者在该地区应该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与中国国内相比,中国财团在澳洲经营农场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劳动力不足,劳工价格高 B.气候炎热,土壤贫瘠
C.市场狭小,销量不足 D.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落后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西北季风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度洋。其成因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季风。选B。(3)由材料可知,中国财团筹划在澳大利亚竞购的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世界最大的养牛场连同近20万头牛,说明该财团在该地区应该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选D。(3)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地广人稀,所以其劳动力成本较高但是数量不足。选A。
2.(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下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24,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净化水质
(3)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2:24,所以,该地的经度是114°E;又因为该日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所以,该日是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即该地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回归线距离是45°。因此,该地的纬度是21.5°N。只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符合。选B。(2)该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图中牧草地又位于斜坡上,因此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保持水土。选C。(3)我国农村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发展沼气的原料都比较丰富。但是南方温度高,沼气的使用时间较长开发利用条件好;北方则因为温度低,低温时间长,使用时间较短。选D。
3.(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下图为大巴山南麓某城市生活用水取水点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④点分别表示现在、2003年、1993年、1983年四个时期的取水点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流向是从④点经③点②点到①点
B.该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C.该河流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河流流向大致自北向南
D.取水点大多分布在河流左岸
(2)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的时间变化反映了( )
A.该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
B.城市化加速发展建城区向河流上游推进
C.河流地貌的自然变化是导致河流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D.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地域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答案】(1)C
(2)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大巴山南麓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的支流,河流流向由从①点经②点③点到④点,A错误;位于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大,B错误;由图中可知,河流流向大致由南向北流,C正确;河流位于北半球,右侧受侵蚀强,水深,取水大多数在河流右岸,D错误,故答案选C。(2)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逐渐在往上游迁移,说明下游河流流域人类活动多,影响河流水质,结合答案,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4.(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哈齐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为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哈齐高铁采用CRH5A型动车组列车,并对车体门窗加装了集水槽。该线于2015年7月4日至8月7日进行试运行。开通后夏季将以250公里/小时的时速运行,冬季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读哈齐客运专线行程图,回答问题。
(1)高铁实行冬、夏季两张运行图,冬季车速较慢,夏季车速较快,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冬季为应对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运行较慢
B.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车速较快
C.冬、夏季风向和风速不同,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
D.铁道部条例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
(2)结合材料,推测列车对门窗加装集水槽的作用是( )
A.增加车厢用水 B.增加空气湿度
C.减小内外温差 D.防止门窗冻结
(3)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PS、GIS B.RS、GPS C.RS、WPS D.RS、GIS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哈齐客运专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它需要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冬季的低温。哈齐客运专线的走向基本上是西北——东南向,与冬季和夏季的主导风向基本一致,列车运行最忌讳侧风。因为高铁线路是封闭的,所以与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无关;铁道部条例没有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选A。(2)由于冬季车外气温很低,车内人口较多,湿度大,水汽极易在窗户的玻璃上凝结,为了防止水珠结冰造成车门无法开启,在列车对门窗加装了集水槽。选D。(3)列车运行有固定的线路。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对列车的位置和运行速度进行严密的观测以做出准确的调度,防止危险的发生。GPS、GIS具有这样的功能。选A。
二、综合题
5.(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材料二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和主要支流过程曲线图
(1)根据材料简述青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2)据表简述尼罗河径流量的构成特点并分析枯水期流量构成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请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利弊。
【答案】(1)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夏汛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是由上游三个源流组成,其中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阿特巴拉河所占比重最小;洪水期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枯水期时白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
枯水期流量构成特点的形成原因:尼罗河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青尼罗河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为枯水期,径流量小,而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为汛期,径流量大,因此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有利:大坝水库的建成调节了下游流量变化,防止了洪水泛滥;发展灌溉农业,扩大种植面积;发电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旅游发展等。
不利: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或生态恶化;尼罗河出海口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第(1)题,由左图材料可知,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量大约是10,000,000m /s,丰水期达到80,000,000m /s,所以,其水文特征是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夏汛明显);由于流域主要是草原植被,下游是沙漠气候,所以,水土流失较轻,含沙量小;流域在热带,无结冰期;第(2)题,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是由上游三个源流组成,由表格可以看出,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阿特巴拉河所占比重最小;洪水期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枯水期时白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形成原因是:尼罗河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12月--次年6月),青尼罗河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为枯水期,径流量小,而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为汛期,径流量大,因此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第(3)题,阿斯旺大坝建成以后,产生了许多有利的影响,例如:大坝水库的建成调节了下游流量变化,防止了洪水的定期泛滥;利于发展灌溉农业,扩大种植面积;开发水能,发电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需求;促进了旅游发展等。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或生态恶化;尼罗河出海口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渔业资源受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
6.(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图
材料二: 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喜温、喜光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
(1)莆田是福建的主要甘蔗产区,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其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浙闽丘陵地带地区土层浅薄,土壤呈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小,并不能满足甘蔗生长的土壤条件。试分析该地区土壤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试简述我国利用甘蔗提炼乙醇的原因。
【答案】(1)莆田有适合甘蔗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或莆田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生长);制糖、提炼乙醇用途广,市场广阔;沿海海陆交通便利。
(2)低山丘陵广布,地表坡度较大或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故土壤呈酸性;高温条件,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3)盛产甘蔗,原料丰富;能源资源短缺;国内市场对能源需求量大;乙醇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国的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甘蔗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温、喜光,适于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生长;甘蔗还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福建莆田位于低纬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生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糖和乙醇用途广,市场广阔;沿海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输出;第(2)题,浙闽丘陵地带地区低山丘陵广布,地表坡度较大,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故土壤呈酸性;温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的累积量小;第(3)题,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优越,盛产甘蔗,原料丰富;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能源资源短缺,发展甘蔗提炼乙醇产业,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乙醇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蔗渣还可以做饲料;动物粪便还可以做蔗田的肥料,生态效益明显。
7.(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示意图
指出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从沿线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答案】不利条件: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面广,地域组合状况较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和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资金短缺等。
安全问题: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侵袭;夏季防晒、防暑;冬季注意保暖;防迷路、迷向等。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古“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向西经过新疆,到达中亚等地,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该区域的旅游景点分布面广,地域组合状况较差;交通通达性差,距离客源市场也较远;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资金短缺等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应从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入手,例如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太阳辐射强烈和广袤的荒漠等角度考虑。
8.(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自然灾害与防治】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下图为“20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气象条件和可燃物分析加利福尼亚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及森林火灾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冬季地处西风带背风坡,易发生焚风,地温高,引发火灾;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且燃点低
影响:森林面积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控制病虫、鼠害等。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35°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火灾发生地点地处冬季西风带背风坡,易发生焚风,地温高;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且燃点低易引发火灾;火灾的影响有:森林面积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另一方面,火灾会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控制病虫、鼠害等的发生。
9.(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环境保护】
2015年11月30日中央气象台将华北地区雾霾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华北黄淮大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仍将持续。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选择两个气象因素分析其与大气中的PM2.5浓度的关系,并简述PM2.5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影响: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PM2.5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当排放的PM2.5遇到静风、逆温、干燥的天气时污染会加重;当风力较大、温度高、对流旺盛时,或者降水天气时,污染会减轻;PM2.5是凝结核,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1 / 12016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地理
一、单选题
1.(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2015年10月13日新华网报道,中国财团正筹划在澳大利亚竞购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同近20万头牛,包括世界最大的养牛场Anna Creek。这一面积约等于浙江省的面积。读澳大利亚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西北季风出现的月份及主要成因是( )
A.1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1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7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7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假如中国财团成功竞购到甲处附近的农场土地,经营者在该地区应该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与中国国内相比,中国财团在澳洲经营农场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劳动力不足,劳工价格高 B.气候炎热,土壤贫瘠
C.市场狭小,销量不足 D.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落后
2.(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下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24,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
A.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净化水质
(3)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3.(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下图为大巴山南麓某城市生活用水取水点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④点分别表示现在、2003年、1993年、1983年四个时期的取水点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流向是从④点经③点②点到①点
B.该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C.该河流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河流流向大致自北向南
D.取水点大多分布在河流左岸
(2)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的时间变化反映了( )
A.该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
B.城市化加速发展建城区向河流上游推进
C.河流地貌的自然变化是导致河流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D.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地域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哈齐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为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哈齐高铁采用CRH5A型动车组列车,并对车体门窗加装了集水槽。该线于2015年7月4日至8月7日进行试运行。开通后夏季将以250公里/小时的时速运行,冬季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读哈齐客运专线行程图,回答问题。
(1)高铁实行冬、夏季两张运行图,冬季车速较慢,夏季车速较快,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冬季为应对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运行较慢
B.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车速较快
C.冬、夏季风向和风速不同,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
D.铁道部条例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
(2)结合材料,推测列车对门窗加装集水槽的作用是( )
A.增加车厢用水 B.增加空气湿度
C.减小内外温差 D.防止门窗冻结
(3)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PS、GIS B.RS、GPS C.RS、WPS D.RS、GIS
二、综合题
5.(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材料二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和主要支流过程曲线图
(1)根据材料简述青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2)据表简述尼罗河径流量的构成特点并分析枯水期流量构成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请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利弊。
6.(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图
材料二: 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喜温、喜光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
(1)莆田是福建的主要甘蔗产区,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其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浙闽丘陵地带地区土层浅薄,土壤呈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小,并不能满足甘蔗生长的土壤条件。试分析该地区土壤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试简述我国利用甘蔗提炼乙醇的原因。
7.(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示意图
指出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从沿线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8.(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自然灾害与防治】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下图为“20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气象条件和可燃物分析加利福尼亚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及森林火灾可能带来的影响。
9.(2016高三下·揭阳会考)【环境保护】
2015年11月30日中央气象台将华北地区雾霾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华北黄淮大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仍将持续。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选择两个气象因素分析其与大气中的PM2.5浓度的关系,并简述PM2.5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D
(3)A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西北季风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度洋。其成因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季风。选B。(3)由材料可知,中国财团筹划在澳大利亚竞购的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世界最大的养牛场连同近20万头牛,说明该财团在该地区应该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选D。(3)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地广人稀,所以其劳动力成本较高但是数量不足。选A。
2.【答案】(1)B
(2)C
(3)D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2:24,所以,该地的经度是114°E;又因为该日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树高和树影长度大致相等,所以,该日是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即该地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回归线距离是45°。因此,该地的纬度是21.5°N。只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符合。选B。(2)该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图中牧草地又位于斜坡上,因此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保持水土。选C。(3)我国农村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发展沼气的原料都比较丰富。但是南方温度高,沼气的使用时间较长开发利用条件好;北方则因为温度低,低温时间长,使用时间较短。选D。
3.【答案】(1)C
(2)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大巴山南麓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的支流,河流流向由从①点经②点③点到④点,A错误;位于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大,B错误;由图中可知,河流流向大致由南向北流,C正确;河流位于北半球,右侧受侵蚀强,水深,取水大多数在河流右岸,D错误,故答案选C。(2)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逐渐在往上游迁移,说明下游河流流域人类活动多,影响河流水质,结合答案,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4.【答案】(1)A
(2)D
(3)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3S技术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哈齐客运专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它需要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冬季的低温。哈齐客运专线的走向基本上是西北——东南向,与冬季和夏季的主导风向基本一致,列车运行最忌讳侧风。因为高铁线路是封闭的,所以与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无关;铁道部条例没有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选A。(2)由于冬季车外气温很低,车内人口较多,湿度大,水汽极易在窗户的玻璃上凝结,为了防止水珠结冰造成车门无法开启,在列车对门窗加装了集水槽。选D。(3)列车运行有固定的线路。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对列车的位置和运行速度进行严密的观测以做出准确的调度,防止危险的发生。GPS、GIS具有这样的功能。选A。
5.【答案】(1)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夏汛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是由上游三个源流组成,其中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阿特巴拉河所占比重最小;洪水期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枯水期时白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
枯水期流量构成特点的形成原因:尼罗河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青尼罗河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为枯水期,径流量小,而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为汛期,径流量大,因此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有利:大坝水库的建成调节了下游流量变化,防止了洪水泛滥;发展灌溉农业,扩大种植面积;发电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旅游发展等。
不利: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或生态恶化;尼罗河出海口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第(1)题,由左图材料可知,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量大约是10,000,000m /s,丰水期达到80,000,000m /s,所以,其水文特征是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夏汛明显);由于流域主要是草原植被,下游是沙漠气候,所以,水土流失较轻,含沙量小;流域在热带,无结冰期;第(2)题,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是由上游三个源流组成,由表格可以看出,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阿特巴拉河所占比重最小;洪水期青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枯水期时白尼罗河所占比重最大。形成原因是:尼罗河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12月--次年6月),青尼罗河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为枯水期,径流量小,而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为汛期,径流量大,因此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第(3)题,阿斯旺大坝建成以后,产生了许多有利的影响,例如:大坝水库的建成调节了下游流量变化,防止了洪水的定期泛滥;利于发展灌溉农业,扩大种植面积;开发水能,发电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需求;促进了旅游发展等。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或生态恶化;尼罗河出海口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渔业资源受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
6.【答案】(1)莆田有适合甘蔗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或莆田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生长);制糖、提炼乙醇用途广,市场广阔;沿海海陆交通便利。
(2)低山丘陵广布,地表坡度较大或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故土壤呈酸性;高温条件,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3)盛产甘蔗,原料丰富;能源资源短缺;国内市场对能源需求量大;乙醇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国的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甘蔗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温、喜光,适于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生长;甘蔗还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福建莆田位于低纬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生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糖和乙醇用途广,市场广阔;沿海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输出;第(2)题,浙闽丘陵地带地区低山丘陵广布,地表坡度较大,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故土壤呈酸性;温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的累积量小;第(3)题,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优越,盛产甘蔗,原料丰富;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能源资源短缺,发展甘蔗提炼乙醇产业,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乙醇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蔗渣还可以做饲料;动物粪便还可以做蔗田的肥料,生态效益明显。
7.【答案】不利条件: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面广,地域组合状况较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和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资金短缺等。
安全问题: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侵袭;夏季防晒、防暑;冬季注意保暖;防迷路、迷向等。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古“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向西经过新疆,到达中亚等地,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该区域的旅游景点分布面广,地域组合状况较差;交通通达性差,距离客源市场也较远;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资金短缺等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应从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入手,例如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太阳辐射强烈和广袤的荒漠等角度考虑。
8.【答案】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冬季地处西风带背风坡,易发生焚风,地温高,引发火灾;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且燃点低
影响:森林面积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控制病虫、鼠害等。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35°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火灾发生地点地处冬季西风带背风坡,易发生焚风,地温高;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且燃点低易引发火灾;火灾的影响有:森林面积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另一方面,火灾会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控制病虫、鼠害等的发生。
9.【答案】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影响: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PM2.5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当排放的PM2.5遇到静风、逆温、干燥的天气时污染会加重;当风力较大、温度高、对流旺盛时,或者降水天气时,污染会减轻;PM2.5是凝结核,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