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考试统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 )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承认私学教育的合法性
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封闭世家大族入仕途径
2.下列有关“宋朝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B.宋朝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朝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D.宋朝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3.关于大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
B.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影响深远
C.柏林大学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
D.美国大学致力于让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4.观看图一和图二,巴比伦门是古巴比伦的象征之一,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入侵伊拉克时,把古巴比伦门分割打包,运回德国重新组装,这就是德国古巴比伦门。而后伊拉克又在古巴比伦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另一座古巴比伦门,称为伊拉克古巴比伦门。那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登陆基本条件,这两座古巴比伦门哪座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图一 德国巴比伦门 图二 伊拉克巴比伦门
A.德国巴比伦门 B.伊拉克巴比伦门
C.都可以 D.都不可以
5.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 )
A.全力开发 推向市场 B.严格保护 封闭保存
C.大力维修 适度保护 D.充分保护 适度利用
6.按照某部法律文件,我国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此法律文件为 ( )
A.《世界遗产公约》
B.《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D.《古物保存法》
7.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
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
8.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
①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②推动了各派学术思想的平等竞争 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④标志着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
A.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监督职能
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10.《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11.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6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但到民国初年几乎成为“绝唱”。新中国成立后才又焕发新生,中国改革开放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它属于(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文化景观 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2.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保存完好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除秦始皇陵外还有 ( )
A.汉朝陵墓 B.唐宋陵墓
C.元朝陵墓 D.明清皇陵
13.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关于佛罗伦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佛罗伦萨的意思是“鲜花之城”,它位于意大利北部
B.佛罗伦萨最早是罗马人在阿尔诺河流域建立的殖民地
C.12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D.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的政治之都
14.下列关于博物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大英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②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15.《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其赞颂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泥活字印刷术
C.木活字印刷术
D.铜活字印刷术
16.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C.它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
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
17.1902-1906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等。这表明(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至少看到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
19.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尤其是1929年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于世,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周口店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保护意识淡薄。……正在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即文化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旧的民风民俗已经很少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代,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人力和财力不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
(1)据材料一,指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了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徵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图书馆是广雅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的藏书楼——冠冕楼。除传统的经史子集丛书外,当时流行的西政丛书、西学大成、各国交涉公法等汉译西书均有收藏。冠冕楼设掌书生二人,专门管理藏书,同时又有便利读者的阅览规则及措施。还编印藏书目录,以便检目借阅。为方便院生夜间阅览,在住宿的斋院附近另设小书楼。藏书有复本的也供院外士人借阅。近代性质的藏书馆在戊戌前后组创的各种学会中首先普及开来。它们大多是由会员捐款,购买中外经世有用之书,藏于公所,供会内同仁借阅。会外有志读书者,可以出资租书阅读,也可由保人介绍在会内阅览。
——摘编自张晓《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图书馆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图书馆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题干中说到考生有来自官办学校的,也有“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可知承认了私学教育的合法性,故B正确;A中的“公平性”不能体现;C中的“恩荫”以及D中的“封闭”都没有在题干中体现,A、C、D排除。故选B。
2.A
书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须保持一致,否则它难以生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3.C
柏林大学秉持的精神是“研究教学合一”,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的是美国的大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4.D
无论是德国巴比伦门,还是伊拉克巴比伦门,它们都不是原来的样子,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因此都不具备世界文化遗产的登陆基本条件。
5.D
“全力开发”“推向市场”“封闭保存”“大力维修”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因此选D项。
6.C
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特别指出由国务院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而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故选C。
7.C
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印刷应用比较普遍,书籍多,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故应选C。A说法不符合史实;B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也有民间刻书,故D错误。
8.A
汉代太学的设立推动了古代官学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①③正确,选择A;②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出现在百家争鸣时期,标志着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的是地方郡国学的建立,排除②④。
9.A
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对政治、官员进行舆论监督,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太学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
10.C
因为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这些廉价易得的材料,所以蔡侯纸被广泛使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前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书写用纸,因此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表述有误,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书写材料还包括竹简、丝帛材料,故排除B项;D项只是强调蔡伦造纸的原料,未反映出材料中的“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这一信息,故排除。
11.D
昆曲不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故选D。
12.D
明清皇陵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选D。
13.B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故A错;14世纪佛罗伦萨才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和金融中心,故C错;佛罗伦萨只是意大利的文化之都,罗马才是政治之都,故D错。
14.B
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①错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院,②正确;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③正确,故②③正确,故选B项。
15.B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极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故选B项。
16.D
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么它就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故选D项。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肯定就是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的,故A项排除;葡萄牙贝伦塔反映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为新航路开辟作出的贡献,所以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故B项排除;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故C项排除。
17.C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传统教育制度被破坏,故A错误;这一时期新式学堂虽有发展,但远未达到普及水平,故B错误;512名学生中大部分是由科举制下的读书人转化而来,但接受的是新式学堂的新式教育,由此反映出教育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故C正确;材料中提到的“师范馆”,显然目的在于培养新式教育人才,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8.
(1)白先勇强调按正统、正派、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尝试。
(2)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对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做任何的改动,甚至反对必要的“修复”。
19.
(1)理想:它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2)保护措施:立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整体性保护,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进行生产性保护(积极保护,把一些诸如年画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进行抢救性保护(主要是对一些濒危的民间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保护传承人;等等。
20.
(1)特点:出现较早;官府主导;曲折发展;受统治政策和技术条件影响较大;重收藏,少开放;藏书种类丰富。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主要变化:开始大量收藏西方书籍;藏书更加注重实用性;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管理方法更加人性化;借阅范围扩大,开放程度增强。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影响;有志之士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