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03 21: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一日发生泄漏,其影响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不要开发核能发电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
2.三甲基—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与水接触可生成盐酸,遇明火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甲基—氯硅烷应密封防水保存
B.三甲基—氯硅烷溶于水后得到的pH一定小于7
C.扑灭少量三甲基—氯硅烷引发的着火,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三甲基—氯硅烷由3种非金属元素和一种金属元素组成
3.下列图标中,表示爆炸品的标志是(  )
A.B.
C.D.
4.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森林着火砍倒着火边缘树木
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室内通风不畅会造成人员中毒,导致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6.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7.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炒菜时油埚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C.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盖盖灭——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D.在野外生火时,把木材架空——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A.立即加水
B.撒沙子
C.盖上锅盖
D.用湿抹布扑盖
9.化学学习者应该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能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
B.CO和CO2性质不同是因为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同时加热相同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这是因为其着火点更低
10.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D.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X=Sb2O5+2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X的化学式H2
B.X的化学式为H2O2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D.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12.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
C.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
D.用化工原料给馒头染色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粉、煤粉等粉尘不能发生爆炸
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14.下列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B.环保意识
预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爱护水资源——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低“碳”生活——使用节能用具
C.安全常识
D.节约意识
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用剩药品——应放回原瓶
取用药品—一应取最少量
A.A
B.B
C.C
D.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属于纯净物
二、填空题
16.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写出CO2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存在。实验后向燃着的木炭上洒水使其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学好化学,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处理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______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可以有效地除去冰箱异味;
(3)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填化学式)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4)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______的方法扑灭.
18.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
(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
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形成的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
+
H2S
="
Na2S"
+
2X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三、推断题
19.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请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C_____,E_____.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CuO+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若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H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为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装置
F
与装置
B
比较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
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为___________
(填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实验室用
B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某实验小组用数字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
NaOH
反应
cNaOH
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五、计算题
21.某纯净物X
32g在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2.汽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取11.4
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分析测定产生16.2
g
H2O和35.2
g
CO2,求汽油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C
6.C
7.A
8.C
9.D
10.C
11.A
12.A
13.B
14.B
15.A
16.CO2+Ca(OH)2==CaCO3↓+H2O
黑色粉末变红色
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7.

吸附
N2
盖上锅盖或倒入蔬菜
18.石油
H2O
A
19.O2
C
CO
CH4
干冰
人工降雨CuO+H2Cu+H2O
20.长颈漏斗
水槽
BD或FD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d
21.(1)CH4
(2)88g
22.32.84.21%
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