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一、
单选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谪亲?
?厮混?
?懵懂?
?偏僻乖张
B.诽谤?
?作揖?
?拭泪?
?蘖根祸胎
C.翠幄?
?潦倒?
?盥洗?
?姣花照水
D.怯弱?
?别致?
?豺狼?
?膏梁子弟
2.
高一语文备课组这学期开展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你读得认真吗?回忆一下,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潇湘妃子???《葬花吟》?脖子上有金锁???共读《西厢记》
B.薛宝钗?薛蟠之妹???丰年好大雪?金玉良缘???????魁夺菊花诗
C.王熙凤?贾琏之妻???弄权铁槛寺?凡鸟偏从末世来?协理宁国府
D.晴雯???宝玉的丫鬟?病补雀金裘?拒绝给贾赦做妾?撕扇子
3.
《红楼梦》“偶结海棠社”一段情节中,黛玉提议既要起诗社,“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依序选择与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四位女子对应的名号,正确的一项是(??
)
①蕉下客?
②潇湘妃子?
③枕霞旧友?
④蘅芜君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4.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艰难苦恨繁霜鬓?
?
苦恨:极其遗憾
B.以手抚膺坐长叹?
?
坐:坐下
C.却坐促弦弦转急?
?
却:退回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
偏僻:偏激,不端正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书中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③④②⑤①
C.①③⑤④②
D.④①③⑤②
6.
《红楼梦》中属于写宝黛初见时,“黛惊与玉笑”表达的含义可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
?
?
?
)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鸟雀、鹦鹉、画眉等。
B.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C.由于王熙凤出身于身份高贵而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且自幼被当作男孩子教养,因此接触广泛,见识丰富,性格泼辣。
D.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的气派。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如歌,每一天都欢乐溢胸,笑语盈耳,花团锦簇,春意盎然?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心灵不充斥快乐?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_____?可是,人生的美妙之处,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音乐却能让人___________。但终其一生,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_____呢?
??在人生之路上,(????????)。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拨开纷扰,_____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春风得意?感慨万千?正中下怀?洞察世事
B.踌躇满志?百感交集?正中下怀?明察秋毫
C.春风得意?百感交集?如愿以偿?洞察世事
D.踌躇满志?感慨万千?如愿以偿?明察秋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斥快乐?
B.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斥快乐?
C.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心灵不充满快乐?
D.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满快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平地,不令我颠踬;淡淡地,不让我昏醉
B.平平地,不让我昏醉;淡淡地,不令我颠踬
C.淡淡地,不让我昏醉;平平地,不令我颠踬
D.淡淡地,不令我颠踬;平平地,不让我昏醉
二、
填空题
9.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引发热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次调查,得出如下的部分数据。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表一]
受访者情况
更喜欢87版比例(%)
完整读过原著
81.5
读过部分原著
62.0
没读过原著
39.3
[表二]
更喜欢87版原因
比例(%)
演员气质纯粹,符合书中人物气质
85.5
演技精湛,角色活灵活现
52.9
尊重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
47.1
音乐唯美,感人肺腑
40.7
通过[表一],可以得出调查的结论是________。综合[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大众对经典名著存在这样的心理:________,因此名著影视作品要拍得成功,除了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________。
10.
整本书阅读。
(1)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________,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的开卷诗。作品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________、懦弱的________、精明的________、孤僻的________,取“原应叹息”之意。
(2)简述大观园的来历以及它在《红楼梦》一书中的作用:________。?
11.
以下是《红楼梦》中描写“湘云醉卧”的一段文字,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一组四字词,展现这一幅诗意的画面及史湘云的性格。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生动。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包芍药花瓣枕着。……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卧具:青石为床①________
睡态:香梦沉酣②________
环境:红香满身③________
性格:④________⑤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精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去歇歇儿去。”
(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1)“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对王熙凤进行外貌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D.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2)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语言描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
B.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地位特殊,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
C.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
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
(3)下列对“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做事的魄力。
C.指人的态度仪表。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4)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B.“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C.“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D.“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5)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是(????????)
A.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代作家曹雪芹。
B.《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
13.
阅读下文文本,完成下面各题。
林黛玉进贾府(选段)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
“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球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在贾府中也是个中心人物,为何作者在本章中让他最后出场?
(2)结合选段,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
(3)两首《西江月》在文中有何作用?
(4)宝玉的思想性格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
14.
有的同学在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时,感到有些读不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个问题:①离自己远,没有意思;②部头太大,望而生畏;③人物太多,经常弄乱。请在这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向有此困难的同学提出阅读《红楼梦》这部书的建议。
要求:针对问题;举例说明;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答案】
C
2.
【答案】
C
3.
【答案】
C
4.
【答案】
B
5.
【答案】
A
6.
【答案】
A
7.
【答案】
B
8.
【答案】
CDA
二、
填空题
9.
【答案】
读过原著的人更喜欢87版《红楼梦》,珍惜、爱护和崇尚,演员演技,创作态度,艺术手段,要忠实于原著
10.
【答案】
(1)满纸荒唐言,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2)①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②大观园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是展开主要情节的场景;③大观园中各主要人物的居所环境又有烘托人物性格作,用。
11.
【答案】
落花为枕,憨态可掬,蜂围蝶绕,随性适意,豪放旷达
三、
现代文阅读
12.
【答案】
DBCAD
13.
【答案】
(1)①在完成对贾府上下人物介绍之后,可以集中描写宝玉的形象。②通过王夫人之口,林黛玉母亲生前之说,林黛玉母亲生前之说,让读者侧面了解到贾府对宝玉的评价,以便与后文形成反差,收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2)先是侧面描写:王夫人说他是“混世魔王”“孽根祸胎”,黛玉的母亲说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而后是正面描写:贾宝玉出场,以黛玉的视角,用赞美的笔调描写肖像。最后是模拟封建卫道者的口吻,突出宝玉的叛逆性格,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称为逆笔),称颂其性格。
(3)概括了宝玉的思想性格,回答了黛玉对宝玉“底细”的疑问。作者明贬暗褒,似嘲实赞,是正文反作的方法。
(4)他蔑视世俗、离经叛道,反对封建正统观念。他追求自由,个性解放,是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新力量,显示了新的时代特征。
14.
【答案】
参考答案一: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离自己远,没有意思。我建议该同学在读《红楼梦》时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
《红楼梦》教我们看清人情世故。《红楼梦》里描述了一个复杂的人情社会,其中待人处事、人际交往之道更是应有尽有,而
里面很多说话、打交道的技巧,都能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参考答案二: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部头太大,望而生畏。我建议该同学可以先阅读《后楼梦》的一些故事情节比较有意思
的章节,然后由这些章节带自己走入《红楼梦》。然后制定阅读计划,将大部头的《后楼梦》分批次、依次推进从而完成阅读
参考答案三: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人物太多,经常弄乱。我建议该同学在阅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理清人物关系,可
以借鉴课本《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的人物关系表,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人物的名字来推断人物之
间的辈分关系,大致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