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2006年海南)24、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在接受《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
(1)明朝后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通过什么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哪一年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4分)
(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解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
(4)结合历史和时事,请你分析一下有利于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和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各有哪些?(8分)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长效热点
1
单元主题与课标要求
2
知识梳理
3
例题探究
4
复习建议
目 录
01
单元主题
与
课标要求
(四)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单元
内容要点
目标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02
知识梳理
材料 (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设问:“这种制度”是我国哪一制度?结合材料归纳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原因、地位、意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
主要
措施
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和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支持,加强当地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世纪末,开始进行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
C
知识点 2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2019烟台)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的内涵: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影响:
(1)国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香港、澳门回归开辟了途径,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2)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前世、今生……
(2019苏州)“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
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
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
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
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促成了“一国两制” B. 消除了两岸隔阂
C. 发展了“九二共识” D. 彰显了民族亲情
D
材料一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为“左镇人”。考古专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历史信息:
1.台南的“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有着共同的起源;
2.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到达台湾等。
材料二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1662年荷兰殖民总督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归祖国。1841年,英国侵略台湾鸡笼。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淡水等通港口岸。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军队侵犯台湾。1884年,法军攻打基隆、淡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
第一次
分离:1624,荷兰侵占台湾
回归:
第二次
分离:
回归: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第三次
分离:
统一:一定会实现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同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1949年
1979年
1992年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习马会”
20世纪
80年代初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达成“九二共识”
1987年
海峡两岸打破隔绝状态
2008年
两岸实现“三通”
线索梳理
1993年
“汪辜会谈”
2015年
国民党败退台湾
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1995年
2005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连战“和平之旅”
解放台湾
对台政策:
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对台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材料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设问:据材料概括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答案:有利因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1943年《开罗宣言》
03
例题探究
(2016·四川成都·28)(11分)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抗战首日封的意图是什么(2分)?作为史料,它有何重要价值(2分)?
意图:为了纪念中国“七七”抗战五周年;向中国军民顽强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关系,巩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励抗日斗志,争取抗战胜利等。(任答一点2分)
价值:可用于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2分)
史料二
(2)照片做为一种史料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历史信息。图10中的照片拍摄于1972年2月21日中南海。请问,照片中毛泽东会见的客人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与他的会见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
美国总统尼克松。(2分)
意义: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史料三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分析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一握”产生的影响(2分)。
开始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了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任答一点2分,言之成理均可)
(4)参与了以上探究活动以后,请你为该活动确立一个探究主题(1分)。
载入史册的握手;历史性的握手;珍贵的历史瞬间等,言之成理即可。
04
复习建议
1、纵向联系----中国史 历代民族关系
2、纵向联系----边疆地区点对点的考察
3、橫向联系----世界史 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4、注意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经济特区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同点
地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香港、澳门
社会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权限
不享有自治权,只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
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经济特区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相同点
(1)都是根据具体国情设立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
(2)都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