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尝试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2.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3.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
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
要素。通过探究摆的奥秘,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
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
器材准备
大摆钟、铁架台、细线、单摆球、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来引入新课
观察和认识摆钟的摆以及摆动过程。
新课教学
(一)探究摆的奥秘
1.提出问题
钟表工作的道理:利用摆的摆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指针
转动,从而指示时间的变化。摆动越快,齿轮转动就快,指针运动
就快。即:摆钟是靠钟摆摆动的快慢来计时的。
问题:钟摆摆动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
(1)演示实验建立情景。
将自制几个快慢不同的摆,挂在一个大的支架上。这些摆有的
长、有的短、有的重、有的轻、有的摆幅大、有的摆幅小。
使它们摆动起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其快慢。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 有关?
依据是:
猜想②: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偏离的 有关?
依据是:
猜想③: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 有关?
依据是: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阅读课本,分析、领悟书上的设计。
思考:课本每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
通过讨论交流,明白简化法和控制变量法。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看课本记录数据的表格,弄明白每个表格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各个
栏目的含义是什么,需要测量记录哪些数据等等。
5.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学生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比较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比较这些数据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时仍然要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经过分析数据材料,
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6.评估
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推敲,审视实验方案是否有问题、有无需要进
一步改进的地方,实验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怎样做能够使误差更小;实
验的结论与生活经验和事实是否符合;哪些实验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
对实验产生了影响;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
经验和教训,等等。
7.交流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回顾探究过程,理清探究的程序,每一步有哪些要点,运用了哪些科
学研究方法。
归纳全程科学探究的要素,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指出:在实际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这7个要素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而是
根据实际研究课题的需要来选择和确定。
小结
1.科学探究七要素
2.如何简化研究对象
3.控制变量
练习设计
1.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础做
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和交流七个要
素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