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酿米酒
B.切黄瓜
C.磨豆浆
D.电磁炉煮开水
2.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器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筒刻字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青稞酿酒
C.酒精燃烧
D.钢铁锈蚀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
B.破釜沉舟
C.滴水成冰
D.火上浇油
5.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做制冷剂
B.活性炭用于制糖工业
C.醋酸除水垢
D.铜丝做导线
6.下列属于纸张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可燃
C.易碎
D.不溶于水
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木炭用作燃料
D.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液氮做制冷剂
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
9.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
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
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
D.“泪”说明石蜡不能燃烧
二、填空题
11.小林同学通过课外书查到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均填序号)
12.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不但生成______,还会伴随着______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的释放或吸收。
1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______、______、颜色变化、______、生成沉淀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______变化。
14.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_____________),把硫块碾碎(属_____________),取少量硫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______________),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________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_______________)。
15.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______,
(4)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
16.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气体;④能与水反应;⑤能与金属单质反应;⑥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17.取一块木炭做了如下实验:
①观察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后发现煤的质量比木炭大;
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经检验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④把木炭砸碎。
上述各项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__。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18.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二氧化氯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其杀菌能力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会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的臭味。
请概括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C
6.B
7.B
8.D
9.D
10.C
11.①
②
⑦
③
④
⑥
12.新物质
能量
热能
光能
电能
13.有新物质生成
发光
发热
产生气体
化学
14.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15.①
②
④
⑦
⑧
⑥
③⑤
16.①②③
④⑤⑥
17.④
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灰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
可燃性
18.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
℃,沸点110
℃,易溶于水
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