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导学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兴衰史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导学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兴衰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0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导学案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兴衰史
一.专题解读
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也有过灰暗的历史。当今世界美国的经济危机、欧债危机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也必将是2012年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因此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二.点击考点
新航路开辟;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欧洲经济一体化—欧盟的成立;经济全球化及新兴经济体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三.思路导引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萌芽→兴起→发展→严重挫折→二战后的复苏→走向联合→新经济的出现→全球化
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四.知识梳理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萌芽
时期:14—16世纪
推动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重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兴起
时期:17—19世纪初
推动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启蒙运动、殖民扩张
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得到传播。
★发展
(1)蒸汽时代
时期: 19世纪初-1870年
推动性事件: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重大影响: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世界面貌形成;世界历史出现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a.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兴起:美国内战、日俄改革。b.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2)电气时代
时期: 1870年—1917年
推动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影响: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终爆发二战。
(2)1974-1975年经济危机
原因: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影响: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
(1)冷战时代
时期:1950—1973年
原因:各国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等。
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2)后冷战时代
时期:20世纪90年代—今
原因: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欧盟的成立与发展等。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18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丧失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英国。
★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
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二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五.典例精析
1.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解析:此题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时注意分析示意图中的数据,英国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再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70—1821年”,联系这一时期英国的发展史: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社会生产力,它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故选C。可见对于图表题,要透过数据分析其现象和实质。
答案:C
2.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 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能力。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可知,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的爆发。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在资本主义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因此“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3. 下表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它所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特点是( )
年 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A.高速度、低通货 B.起伏性、周期性
C.信息化、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解析:本试题属于图表材料型的选择题,考查我们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从图表所示的内容看,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有起有落,涨落具有周期性,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特点。而A、C、D三项都是美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答案:B。
4.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解析:作答本试题,要抓住一关键性词语“最”,试题题干中也在此词语下面打了“着重号”。C、D两项说法错误,因为它们都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而B项属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自然不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A项是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答案:A。
5. 下列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C.使各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
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排除法。A项属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达是正确的;B项错误,因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C项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相违背;D项也错误,因为当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是战争仍然时有发生。
答案:A
六.针对训练
1. “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
2.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纪市场。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B.物种交流带来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C.动植物品种的交换使世界人口激增 D.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3.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 小施同学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5.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时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1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奥巴马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 )
①政府直接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 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二战后美国经济强大,被称为经济“巨无霸”。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科学技术进步 B.经济发展迅速
C.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D.资本输出增加
7.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图示中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8. “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9. 法国作家雨果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高一级的整体”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10. 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 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这一观点表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什么问题?( )
A.恐怖主义泛滥 B.贫富差距悬殊 C.环境污染严重 D.毒品走私猖獗
11.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2)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在活动总结会上,陈明同学准备作《美国崛起的启示》的发言,请你为他拟一个发言提纲。


七.中考演练场
12. (2011·湖南邵阳)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13. (2011·江苏南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了殖民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4. (2011·贵州六盘水)右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29年美国纽约街头,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是“l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车主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这辆轿车的深刻社会原因是( )
A.车主想换辆新车
B.该车已经无法使用
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
D.美国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15. (2011·青海西宁)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从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你认为导致日本飞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②重视教育③美国对日本的扶持④加强对外的经济掠夺和物质掠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11·贵州贵阳)大国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竟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
材料三: 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别增长指数年份 美国 英国 联郑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3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49 174 113 100 112 101 109
1955 219 134 178 149 150 135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的为基数。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l)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 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 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
(3)认真分析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A 7.A 8.A 9.B 10.B 11. (1)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善、巩固和发展。(4)发言提纲: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发展①要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③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④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12.A 13.B 14.D 15.A 16. (l)俄国:农奴制;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或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美国。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恰当的措施。(任答两点)
启发:(略)。
俄国农奴 美国南方种植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