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5 06: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1课时 周 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内容及第75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给小布艺配花边的典型事例,经历讨论、测量、交流等认识周长的过程。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并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布艺花边不同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剪好的布艺材料、针、线、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布艺。课前让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你们都带来了吗?看看都带齐了没有。(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布艺成品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体会周长。
1.观察图,了解信息。
(1)让学生说说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2)让学生说一说在加工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引出剪好小布艺需要的布料和花边)
2.解决丫丫提出的“怎样确定这个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呢?”。
(1)组内交流。(组内说一说怎么测量)
(2)小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工具动手操作)
(3)集体汇报。(说说各组测量粉色小布艺花边长的方法和结果)
方法一:先用针和线把花边缝到小布艺上,做好一个,再拆下花边量一量。
方法二:先用线沿着小布艺的外缘环绕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抻直,测量出线长就是小布艺花边的长度。
方法三:把小布艺对折起来,用线测量出花边的一半,再乘2。(重点关注)
(4)总结归纳。
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板书:周长)
3.解决“怎样确定长方形布艺花边的长呢?”
(1)自主操作。(让学生利用工具测量)
(2)集体汇报。(说一说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方法一:用直尺分别测量长方形布料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方法二:先测量长方形布料的一个长边和一个宽边,再把两长边和两宽边的长度加起来。(评价这个方法简单)
(二)认识周长。
师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1)
1.让学生理解“边线”的含义。(说一说什么是边线)
2.体验物体表面边线的长指的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
3.老师讲解:它们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
4.解决“量一量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1)同桌合作。(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测量)
(2)集体交流。(说一说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5页练一练第1,2题。
五、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通过实际测量花边需要多长来引出周长的名称,通过让学生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理解周长的含义。
[不足之处] 缺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测量。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给学生充分讨论、操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第2课时 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2、例3及第77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街心公园的周长和简单图形的周长的过程。
2.认识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周长与图形各边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物品表面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周长。(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2)(板书: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看图,理解题意。
1.让学生观察街心公园平面图,说一说张奶奶走一圈怎么走。
2.让学生说一说公园边的小路一共有几段,每段路长多少米。
(二)计算公园的周长。
1.解决“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1)独立探究。(鼓励学生自己计算)
(2)组内交流。(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结果)
(3)集体汇报。
20+60+50+60+28=218(米)
答:张奶奶走一圈是218米。(老师板书)
2.老师介绍:街心公园一圈是218米,218米也就是街心公园的周长。
三、深入探究,计算图形的周长。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3)
(一)观察图形,理解题意。
1.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四边形各有几条边,每条边有多长。
2.老师讲解:图形的每条边都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可以看作这个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老师板书)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
1.独立探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2.组内交流。(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汇报展示。
三角形的周长:45+25+38=70+38=108(厘米)
四边形的周长:(52+48)+(65+35)=100+100=200(分米)(老师板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通过两个例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图形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
[不足之处] 缺乏教学的灵活性。本课是在初步理解物体表面周长的意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的周长,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摸、画、量、算身边熟悉的图形的周长。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通过课堂活动,一方面注意观察课堂中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的操作方法和算法。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1、例2及第79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根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算式抽象、总结出文字公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PPT课件出示复习题)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刚才我们算的是一个五边形的周长,今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计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1)
1.观察方格图,了解方格图的特点。
(1)让学生说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2)让学生说一说不测量怎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怎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长方形的长边占6个小格,就是6厘米,宽边占3个小格,就是3厘米,正方形每条边都占3个小格,就是3厘米。
2.解决“不用量,算一算下面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
(1)独立探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老师巡走)
(2)组内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3)展示汇报。
长方形的周长:6+3+3+6=18(厘米)或6×2+3×2=18(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3+3+3+3=12(厘米)或3×4=12(厘米)
(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2)
1.观察图,了解数学信息。
(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对比例1的两个图形和例2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异同。(使学生了解两个图形一样,计算要求一样,只是边长及其表示方法不同,例1借助方格表示,例2直接给出数据表示)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探索它的周长公式。
(1)独立探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2)组内交流。(说一说长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
(3)集体汇报。
方法一:5+3+5+3=16(米)
方法二:5×2+3×2
  
=10+6
  
=16(米)
方法三:(5+3)×2
  =8×2
  =16(米)
(4)老师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老师板书)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探索它的周长公式。
(1)独立探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2)组内交流。(说一说正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
(3)集体汇报。
方法一:3+3+3+3=12(米)
方法二:3×4=12(米)
(4)指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老师板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是在学生建立了图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图形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材例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公式的过程,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不足之处] 缺乏新旧知识的衔接,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复习它们的特点,长方形是四边形,对边相等,有两条长,两条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一方面让学生更容易推算出周长的计算公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学。
 练 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巩固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
2.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3.培养回顾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PPT课件出示图形)
二、创设情景,引入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画一画。
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6
cm、宽3
cm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是6
cm的正方形。
2.说一说。
(1)什么是周长?
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板书)
(2)请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板书)
3.算一算。
(1)分别求出画在点子图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2)长方形的周长=(6+3)×2=18(cm) 正方形的周长=6×4=24(cm)(板书)
4.摆一摆。
(1)拿出两个事先准备好的长4
cm、宽3
cm的长方形,将它们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也可以画一画)
要求:①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②分别算出它们的周长。(PPT课件出示结果)
(2)拿出两个事先准备好的长6
cm、宽3
cm的长方形,将它们拼成一个新的四边形。(也可以画一画)
要求:①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②分别算出它们的周长;
③比较后思考周长不同的原因是什么。(PPT课件出示结果)
小结:用两个长方形拼,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当长是宽的2倍时,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横着拼时,新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少了两个宽的长度;竖着拼时,新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少了两个长的长度。
5.加强巩固。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操作,大家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公式。下面我们来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题。
(1)第1题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么计算,再独立完成。
(2)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求篱笆的长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3题先让学生了解两种鸡舍的样子,再计算。
(4)第4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第(1)题是计算2根19分米和1根9分米木条的长度和;第(2)题是根据实际情况求5扇门用多少根长1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单独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但对于拼组后的周长计算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这个设计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拼成图形的周长并不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简单相加。
[不足之处] 没有合理安排课堂讲解和练习的时间。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可以把习题穿插到复习内容中,及时巩固,内容紧凑,目标更明确,习题1放算一算后面,及时练习周长公式。再安排习题2,3,4,让学生体会周长在生活的应用,最后安排图形拼组,让知识升华。
 室外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室外实际测量的过程。
2.能估计物体或物体表面的周长,并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周长。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保护环境和爱护公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关于周长的知识去测量室外的物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
用已学数学知识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丽吗?你喜欢我们校园里的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到校园里测量你们喜欢的物体。(板书:室外测量)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活动一:测量校园的树干周长。(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测量树干)
1.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师布置活动任务。
任务一:测量学校里的较粗的大树树干的周长。(老师板书)
3.小组讨论,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以及由谁来记录数据。相互启发、补充和完善各自的活动方案。让组长组织分工,明确各自承担的活动任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和方法测量树干的周长。如用手量、用两臂抱、用软尺量等)
4.总结活动方法:
方法一:先量一量树干的周长共有多少拃,再量出一拃的长度,然后用一拃的长度乘拃数计算出树干的周长。
方法二:用软尺绕树干一周,与软尺0刻度重合处的刻度,就是树干的周长。
方法三:平伸双臂抱一抱,看需要几个小朋友手拉手才抱得起来,再量出小朋友平伸双臂的长度,然后用小朋友平伸双臂的长度和计算出树干的周长。
(二)活动二:测量校园内物体表面的周长。(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测量其他物体)
1.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师布置活动任务。
任务二:测量花坛的周长。
任务三:测量乒乓球台面的周长。
任务四:测量网球场的周长。(老师板书)
3.小组内讨论,确定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以及由谁来记录数据。相互启发、补充和完善各自的活动方案。让组长组织分工,明确各自承担的活动任务。(鼓励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注意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4.方法总结。
(1)估测。估测花坛和乒乓球台面的周长时,可以先用拃量,再根据一拃的长度估测出它们的周长。估测网球场的周长,可以先用步量一量,再根据一步的长度估测出网球场的周长。
(2)实际测量。测量花坛周长,可以用软尺紧贴花坛内壁或外壁测量花坛的内周长或外周长。测量乒乓球台面的周长,可以用软尺测量出长和宽,再利用公式计算。测量网球场的长和宽,测量工具选用米尺,再计算出周长。
三、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交流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周长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不足之处] 未做好活动后的总结汇报。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思路和结果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