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主目录
课前导读
壹
字词学习
贰
课文赏析
叁
阅读比较
肆
第一节
课前导读
简洁大气|易编辑|任意替换内容
课前导读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作者简介
第二节
字词学习
简洁大气|易编辑|任意替换内容
字词学习
毳( )衣
雾凇( )
沆 ( )砀( )
铺毡( )
更( )定
.
.
崇( )祯 ( )
更( )有此人
强( )饮
chóng
zhēn
cuì
sōng
hàng dàng
gēng
zhān
gèng
qiǎng
字词学习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第三节
课文赏析
简洁大气|易编辑|任意替换内容
课文赏析
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
后的更定时分
西湖湖心亭
作者、及两个金陵人,
(舟子、小童)
看雪、遇知音。
看雪的时间:
目的地:
人物:
事件:
课文赏析
[更定]
谁来译一译红色字词的意思
俱,全,都。绝,消失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
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全白。
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白:酒杯
[一白]
[大白]
[雾凇沆砀]
[长堤一痕]
[一芥]
[人鸟声俱绝]
课文赏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课文
.
.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课文赏析
翻译课文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
.
.
.
.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
课文赏析
翻译课文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趣)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课文赏析
翻译课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囔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
课文赏析
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相关字词回答)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为痴行,绘痴景,现痴情)
整体感知课文
3、“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课文赏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课文赏析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3、补充: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加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合作探究:
课文赏析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身临其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课文赏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张岱为我们描绘的清淡
雅致的西湖雪景,了解了他出神入化,浑然天
成白描手法;也体会了他的高雅脱俗、卓然独
立的情怀。读罢我们掩卷沉思,不得不为如此
形神兼备的小品文而唏嘘感叹。但有一点也不
容忽视,就是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情绪,还是
应该持批判态度。
课文赏析
作者看雪之际,巧遇游人,他的情绪有何变化?表现在文中哪些词句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文章里哪个字最能概括他们的这种情趣?
这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寄情山水,清高自赏,高雅脱俗,卓然独立的情怀 。
痴
课文赏析
” 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 而已”之间的矛盾
合作探究:
新的发现: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及姓名?
清高孤傲 渴望知音
心情孤独
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
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两三粒
独
船夫而已
第四节
阅读比较
简洁大气|易编辑|任意替换内容
阅读比较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