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理论产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经济因素,所以D项最符合要求。
答案: D
2.马克思在评价1831年和1834年两次里昂工人起义的意义时说:“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目的,认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实际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战士。”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里昂工人是巴黎公社的战士
B.里昂工人起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里昂工人要求建立社会主义
D.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解析: 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A项不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里昂工人起义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也就不可能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故B、C两项也不正确。里昂工人提出“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表明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所以马克思说他们是“社会主义战士”。
答案: D
3.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可以判断出“发明家”是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理想社会提出了合理的设想,但仍找不到实现的途径。
答案: B
4.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解析: 当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公社”瓦解的根源在于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答案: C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经济危机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和理论活动
解析: 注意审题,题干要求的是“主观原因”,A、B、C三项都是客观条件而非主观原因,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活动才属于主观原因。
答案: D
6.马克思在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之前,曾批判接受了下列哪些思想( )
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①②③④均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案: C
7.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俩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放弃理论探索和指导,投身工人运动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恩格斯这句话的含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答案: C
8.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A、B、C三项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D项则阐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指明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D
9.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故C说法错误。
答案: C
10.傅立叶、欧文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点是( )
①都探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 ②都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抨击 ③他们的理论都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由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都对此进行了批判,②③为相同点;但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资本主义的病根,①为不同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他们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他们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理想。1844年以后,两人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哪一重大事件?
(2)材料一中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二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解析: 第(1)问材料一所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第(2)问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第(3)问从材料二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态度。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谋幸福,密切合作。
(4)乐观的态度,充满必胜的信心。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