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5.3(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5.3(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
B.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C.争取世界和平的需要
D.反对霸权主义的需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时期俄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答案: B
2.(2011·广州市第一次统考)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就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问题答记者问时再次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这表明(  )
A.中国不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B.中国在等待向海外派驻军队的最佳时机
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出兵需征得阿富汗政府同意
解析: 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中“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无关,C项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答案: C
3.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
①出发点是和平与发展 ②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新时期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内容是①②③,而④是其历史意义,而不是调整的具体内容。
答案: B
4.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包括(  )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  ④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与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工作的重心是经济建设,故④错误。
答案: A
5.2009年2月16日下午,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出征仪式在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举行(见右图)。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体现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同世界大国建立多种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奉行不结盟政策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 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强了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
答案: D
6.新华网贝鲁特2009年4月24日电 我赴黎维和工兵营创造扫雷排爆零伤亡奇迹。中国的维和行动主要反映了中国(  )
A.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B.为解决地区冲突做出了重要贡献
C.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合作
D.主动开展了裁军工作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理解“维和行动”是联合国针对地区冲突组织的维持和平的行动。
答案: B
7.中国加入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  )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②联合国 ③欧盟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解答时应注意地区性国际组织这一限制,联合国不属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国未加入欧盟,排除②③。
答案: C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解析: 我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和周边国家、地区建立和平的外交环境,是为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答案: D
9.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能够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D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B、C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
答案: D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①发生在1953年应排除;②③④都是1978年以后的外交成就。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社会主义制度来说,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中间道路的。但是讲国际关系,就不能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国家什么都好,非社会主义国家什么都不好,把两个世界搞成铁板两块,互不来往,互相攻击,那就不是和平共处了,就会推动战争。”
——周恩来
材料二 “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材料三 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工作格局。在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格局时,我们既同大国政治经济集团处理好关系,也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运用自己在联合国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在反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精诚合作、互相支持,维护世界和平。
——《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有何一致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要突破?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解析: 本题材料比较多,需要学生找到材料所述的中心问题,然后在答题时围绕这一中心,这样才能紧扣题意。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一般的客观规律。20世纪70年代和新时期的外交的内容,教材都有详细的叙述,回答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答案: (1)都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交。
(2)表现: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