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3.3(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3.3(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右图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表现出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 ②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 ③也体现了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五月的风”就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②其内在的精神与积极进取的爱国有关。因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答案: C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题干通过比较要求理解“转变主要反映了”什么?题项列出类似的“变化”;经辨析可知;A、B、D三项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发生了变化;C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
答案: C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
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
答案: A
4.1924年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去,而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这是由于(  )
A.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革命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
D.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 D
5.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解析: 注意题目问的是“主观原因”,从四个选项来看,A、B、C三项均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只有D项属于主观原因。
答案: D
6.(2011·通辽高一检测)“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等信息可知,这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故选D项。
答案: D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毛泽东这段诗,是反映长征的。“远征”即指长征,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答案: D
8.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土地革命 D.遵义会议
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长征。前半部分指出了红军反“围剿”失败以及长征初期失败的疑惑;后半部分表现了红军长征焕发的活力。长征期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故选D项。
答案: D
9.诗词也能反映历史。1949年毛泽东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主要是描绘哪一重要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百万雄师过大江”可以判断出诗句描绘的是1949年4月21日开始的渡江战役。
答案: D
10.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材料二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提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 (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①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
②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3)①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②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