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2.3(人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2.3(人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对右面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识读分析能力。从漫画内容可知,日本否认战争罪行,认为自己是亚洲被侵略地区的恩人。A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符合漫画中的观点;只有C项说明了日本的罪行,能批驳漫画中的观点。
答案: C
2.央视8套电视节目《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东北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33年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英勇抗战,守卫长城,与日军拼死肉搏,勇夺喜峰口,所以选B。
答案: B
3.周恩来总理在评价西安事变时,称赞张、杨两将军的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这里的“功”主要是指(  )
A.推动了中国从内战到全面抗日
B.直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C.打击了亲日派势力
D.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解析: 从材料内容分析,周恩来强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中国从内战到全面抗日。
答案: A
4.右图中国军队臂章番号属于抗战战斗序列,该部队即(  )
A.第八路军
B.第二十九军
C.新编第四军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中的“第十八集团军”,回忆课文可知:按照战斗序列八路军属于第18集团军。B、C、D与图片材料无关。
答案: A
5.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正式建立”字眼。
答案: D
6.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  )
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 B.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百团大战显示中共力量
解析: 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有本质的不同,不会因为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两党的阶级利益发生变化,因此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中日民族矛盾在抗战期间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正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能够得以维持,因此B项符合题意。C项和D项都不是国共合作的原因。
答案: B
7.(2011·合肥市高一检测)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抗战比较积极
解析: 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力量逐步成为抗战的主力,故A、C错误;统计图反映的信息不能体现国共合作,故B错误;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抗战比较积极。
答案: D
8.下图为毛泽东、周恩来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际上是(  )
A.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解析: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开辟了敌后新战场。
答案: D
9.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他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解析: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成为全国军人的楷模。
答案: D
10.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壮举,千秋伟业”。这是因为(  )
①近代百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②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锻炼了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一切侵略者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人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可知均符合史实,答案为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材料: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地纪念他们。”
请回答:
(1)毛泽东提出“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毛泽东的话,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以相关历史资料为线索,考查学生概括、理解、综合论述等方面的能力。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入手,以相关知识为论据概括证明即可,不必展开。第(2)问的关键是理解“全国的伟大团结”。全国的伟大团结实质就是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各阶层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3)问考查综合概括能力,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可适当展开,要注意表述重点突出,论述要简单明了。
答案: (1)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战役,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