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掌握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归纳世界多极化的表现,认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背景
(1)苏联国内________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 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戈尔巴乔夫 改革走进死胡同。
(2)东欧剧变
①原因:东欧国家政治和经济困难;戈尔巴乔夫 “________”的影响。
②影响:1991年,______和华约解散;苏联在东 欧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政治体制
新思维
经互会
2.过程
(1)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 联盟条约》,将苏联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2)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 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 生了根本改变。
(3)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______________》,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战后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阿拉木图宣言
1.如何认识两极格局的瓦解?
精讲:
标志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原因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民主化改革;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学习思考](教材P165)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苏联的解体,使两极格局结束,促进了世界向政治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它既给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使这些机会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1.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因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屹立在世界上。所以①错误,排除①。
答案: D
1.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1)目标:以________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 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 “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
(2)活动
①1998年底,美英未经_______批准,空中打击 伊拉克。
②1999年,美国撇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
③相继对_______和伊拉克发动战争。
经济实力
安理会
阿富汗
2.欧洲一体化加速
(1)原因:两极格局终结后,______成员国认识 到必须加快一体化进程。
(2)表现
①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__________ ___》,简称《马约》。
②1993年《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简称 欧盟。
欧共体
欧洲联盟条
约
③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 用。
④努力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结束在区域安全 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_____的状况。
(3)影响:欧盟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 的影响举足轻重。
北约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1)举措
①加强日美关系,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②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武器装备现代化和 ________发展迅速,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自动 化、信息化。
(2)影响:军事实力的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 和疑惑。
高技术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对欧共体来讲意味着什么?
探究提示: (1)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其性质由经济组织发展为兼有政治经济双重性的组织。
(2)欧洲国家的合作范围更广阔了,对欧盟综合实力的增强及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高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2.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欧洲的联合经历了欧洲煤钢联营、欧共体、欧盟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①欧洲一体化向更深方向发展 ②欧洲国家由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 ③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消失
④欧洲国家之间协调解决矛盾的机制日益成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在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并没有消失,③错误,排除。
答案: C
1.面临问题
(1)民族问题:国家存在分裂威胁,车臣地区战 火不断。
(2)经济问题:生产下降,商品奇缺,通货膨胀 愈演愈烈;财政赤字严重,_________冲击着俄 罗斯。
经济危机
2.调整政策
(1)叶利钦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方针,确保大国 地位
①为牵制美国,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 约东扩。
②在车臣问题上,采取强硬措施对付________ 势力。
③协调与_______其他各国关系,保持在独联体 中的地位和影响。
④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在该地区的影 响。
分裂主义
独联体
(2)普京总统的务实政策:大幅度改组____,强 化中央权力,果断应对车臣问题,稳定政治局 面。
3.影响:俄罗斯走出了低谷,仍是对美国的 _________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政府
全球支配
1.俄罗斯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精讲: (1)自然资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 国。
(2)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占有优势地位。
(3)叶利钦政府和普京政府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
2.[学习思考](教材P166)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你对此有何感想?
提示: 社会发展是不平坦的,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变革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
3.2009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的美国驻英大使馆内会谈45分钟后,双方共同发表了《俄美总统联合声明》和《俄美总统关于进一步就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的联合声明》。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俄罗斯仍不失为一个世界大国
C.美俄关系呈现出缓和发展态势
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当今世界的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答案: D
1.第三世界发展
(1)1992年9月,在雅加达召开了_____________国 家首脑会议,中国被接纳为观察员国。
(2)1990~1997年,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 中国连续七次挫败西方国家在________上的反华 提案。
(3)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发展中国家成为世 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第十次不结盟
人权问题
东亚
2.中国地位提高
(1)中国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 _____________和世界贸易组织。
(2)1997年,面对东南亚_________,竭力保 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 机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
亚太经合组织
金融风暴
3.世界政治格局
(1)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①“一超”: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 等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长远:世界政治格局正向_______方向发展。
多极化
1.中国在当代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条件有哪些?
精讲: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政治大国地位,有利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应怎样去应对?
精讲: (1)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公正。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演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解析: 调用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来进行辨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C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表现及影响
1.趋势:两极格局终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
2.表现
(1)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极力建立单极世界,以领导世界。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日本由于经济崛起,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推行全方位外交,保证了其大国地位,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
(5)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3.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挥联合国的作
用。
(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缓和,抑制和削弱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4)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
展。
(6)多极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
提出了挑战。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纽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矗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下列有关“红色帝国大厦倒塌”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苏联国力削弱,民族矛盾尖锐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局陷入动荡混乱的僵局 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①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②民族矛盾尖锐也是解体的原因之一;③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④表述不正确。
答案: A
1.苏联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俗称“关门票”,内容为俄罗斯历史上的四位著名历史学家。“关门票”在这里的含义是( )
A.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B.冷战结束
C.苏联在历史上不复存在
D.美苏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 “关门”意味着苏联的解体,因此答案为C。
答案: C
2.观察右图《日本80年代经济腾飞》漫画,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不应该包括( )
A.日本自主倾向日益强烈并确定了多边自主外交的新政策
B.日本摆脱美国控制并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分庭抗礼
C.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抬头并出现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的倾向
D.日本图谋政治大国地位并要求发挥国际公认的主导作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日本经济迅速兴起,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漫画形象的反映了这一目标,B项说与美国分庭抗礼不正确。
答案: B
3.阅读教材史料:
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并宣布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及救援行动。这一决定标志着酝酿已久的欧盟防务一体化计划正式启动。
2003年11月,欧盟外长会议在决定组建欧洲防务局(EDA)负责统一协调成员国的防务关系,促进成员国在武器研发、军工生产等方面的合作,协调欧洲范围内武器系统的采购和承包,加强欧盟内部军备资源的整合,从而使欧盟防务一体化进程开始具备物质基础。2003年底,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如期建成。到2007年底,欧盟已经执行了十项维和行动,其中多数任务在欧洲以外地区。
请回答:
(1)欧盟成立于哪一年?其前身是什么?
(2)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3)欧盟防务一体化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回答。第(3)问从对欧洲和世界两方面思考。
答案: (1)1993年。欧共体。
(2)希望在一定时期内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
(3)说明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仔细阅读下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全解全析:
选项 结论 理由
A × 漫画提供的时间是2003年,此时两极格局已解体,表述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
B × 美国为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遭到其他国家反对,说明“一超多强”局面形成,表述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
C × 美国出兵伊拉克,体现了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表述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
D √ 格局未形成,尚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符合题干要求
4.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不正确的是( )
A.大幅度改组政府
B.果断应对车臣问题
C.强化中央权力
D.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
解析: 全方位外交是1993年叶利钦对外政策调整的内容,故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5.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是指世界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学生易误选A。原因在于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的局面认识不清。错误的认为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就说明美国单独主宰了世界。正确的理解应是:当前,美国尽管实力强大,但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其他国际力量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在当前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相互制约,一两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答案: B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