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04 20: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3
mol·L-1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
2.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SO3固体后,原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不变的是(提示:SO3+H2O=H2SO4)。
A.Mg2+
B.
C.Ba2+
D.OH-
3.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MgCl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A.A
B.B
C.C
D.D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NH4+、MnO4-、CO32-
B.c(I-)=0.10mol·L-1的溶液中:Al3+、Fe3+、Cl-、NO3-
C.pH=1的溶液中:NH4+、Na+、SO42-、Br-
D.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Mg2+、K+、Cl-、HCO3-
5.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的是
A.纯碱
B.烧碱
C.熟石灰
D.一水合氨
6.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硼氢化钠(NaBH4)在催化剂Ru表面与水反应可生成H2,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至过程④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X是H3BO3,H3BO3和BH3两分子中H的化合价相等
C.过程③和过程④各产生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不相等
D.0.25molNaBH4的还原能力与标准状况下22.4LH2的还原能力相当(还原能力即生成H+失去电子的量)
7.下列有关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是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都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碱性氧化物都可以和水生成相应的碱
8.某温度下,已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有NaClO、NaClO3、NaCl,若生成的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1
B.1:5
C.5:9
D.9:5
9.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橙红色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错误的有(

①Na2O2、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NO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碳酸氢钠、氯化铝、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漂白粉、空气、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④醋酸、纯碱和胆矾分别属于酸、碱、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下列选项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加入NaClO将污水中的氧化成:
B.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C.“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D.用足量的氨水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与铁片反应:2Fe+6H+=2Fe3++3H2↑
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3-+6H+=I2+3H2O
C.酸性KMnO4溶液和双氧水混合:2MnO4-+5H2O2=2Mn2++5O2↑+6OH-+2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HCO3-+
Ca2++OH-=CaCO3↓+H2O
13.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介于1nm到l00nm之间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5.向含有0.2
mol
FeI2溶液中加入a
mol
Br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0.1
时,发生的反应为
2I-+Br2=I2+2Br-
B.a=0.25
时,发生的反应为
4Fe2++6I-+5Br2=4Fe3++3I2+10Br-
C.溶液中的I-一半被氧化时,c(I-)∶c(Br-)=l∶l
D.0.23c(Fe3+)+c(H+)=c(Br-)+c(OH-)
二、填空题
16.(1)两个同容积的密封容器A、B,常温下,A中充入agA气体,B中充入agCH4气体,A与B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d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w,a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3)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该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4)在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1molCuSO4可以氧化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17.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
(2)氧化剂是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
(3)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
(4)已知下列反应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则I-、H2SO3、NO、Fe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内容: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或结构式:
①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②CO2的结构式: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①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
②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
③Al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
④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需要
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480mL,现用胆矾晶体来配制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托盘天平、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应称量胆矾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化合物
A、
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只能从下表中选择。
阳离子
K+、
Na+、
Fe2+、
Ba2+、、
Ca2+
阴离子
OH-、、
I-、、、
(1)若
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且
A的水溶液呈强酸性,B的水溶液呈强碱性。混合加热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生成的气体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为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向
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
A、B的水溶液混合无明显变化。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Ⅰ._______、Ⅱ.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请用一种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装置,C、D
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
中装有浓硫酸),E
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
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试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3)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4)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杯G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计算:
(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g。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
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2NaAl(OH)4+CO2→2Al(OH)3↓
+Na2CO3+H2O。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
(4)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氢氧化钠质量(g)
氯化钠质量(g)

2.40
3.51

2.32
2.34

3.48
3.51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A
6.B
7.C
8.C
9.B
10.D
11.A
12.D
13.D
14.A
15.B
16.44
g/mol
mol
C=1000Vρ/(17V+22400)mol/L
1/5mol
17.Cl
Mn
MnO2
Cl2
1:2
H2SO3>
I->
Fe2+>
NO
18.
O=C=O
2Na+2H2O=2Na++2OH-+H2↑
CO2+OH-=
2Al+2OH-+2H2O=2+3H2↑
Cu+2Fe3+
=
2Fe2++Cu2+
500mL容量瓶
25.0g
19.Ba(OH)
2
FeI2
6I-+2+8H+=3I
2+2NO↑+4H2O
3Fe2+++4H+=NO↑+2H
2O+3Fe3+
用硫氰化钾进行检验,若溶液出现红色,则说明溶液变黄的原因是Ⅱ,若无红色出现,则说明溶液变黄的原因是Ⅰ
20.圆底烧瓶
吸收氯化氢气体
干燥
2Fe+Cl22FeCl3
氯气跟氢氧化钠反应
21.78
0.75mol/L
NaK2
4:5
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