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教学案(人教版历史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教学案(人教版历史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53:36

文档简介

第二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设计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了解埃塞俄比亚军民对意大利侵略的抵抗;简述西班牙内战的经过;了解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难点: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西班牙内战的性质。
【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讲述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包括: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和西班牙内战。由于大国的绥靖和“中立”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
【知识归纳】
中国的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10931年 。全面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 建立,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粉碎日本 的战略计划。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著名战役:八路军在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8年中国军队在 重创日本侵略军,歼敌两万人。
埃塞尔比亚的抗意斗争 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时间:1935年——1936年。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解放:1941年盟军帮助下。
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 背景:1、西班牙 在1936年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2、 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3、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 。时间:1936年——1939年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 。②苏联 ——国际援助。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 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原因:在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等国的矛盾日益加剧。处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互相支持利用。结盟招牌: 。过程:1936年10月德意签订协定形成 ,1936年11月德日签订《 》。1937年意加入,组成 。影响: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
【合作探究】
○欧、亚、非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有哪些特点?
○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战争史如何发展成为全面战争的?
【疑难解析】
***意大利为何将侵略的矛头首先指向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是一个贫弱之国,无力与英法德相抗衡,它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只好忍痛作罢。于是把侵略的主要方向专指非洲。
而20世纪30年代的非洲唯有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战略地位重要,并且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既可以使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两成一片,又能威胁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命脉和在非洲的殖民地。综上原因,意大利法西斯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埃塞俄比亚.
【自我测试】
1、之所以说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二战的彩排”是因为 ( )
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冲突
2、下列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
A、中国 B、朝鲜 C、埃塞俄比亚 D、西班牙
3、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 ( )
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C、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5、 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 )
A、“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 B、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
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6、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主题是 ( )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
7.、西班牙内战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因为它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和斗争。下列有关国际势力对其态度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德意法西斯实行武装干涉 ②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③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 ④“国际纵队”直接参与正义方作战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总人口近一千万,分属于五十多个不同的部落,部落酋长统治着部落,自成一个小王国,实行地方割据。居民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农民遭受残酷的剥削,生活极其贫困。同时,奴隶制仍然存在,每个大封建主都拥有大量奴隶,有的多达数千。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海尔·塞拉西国王改革遭到严重的阻力,成效不大。1935年,当意军发动侵略时,全国35万军队中只有不到1万人受过新式训练,全部武器装备只有200门野战炮,500挺机枪和不能用于实际作战的13架老掉牙的飞机,很多战士手中连老式步枪都没有,不得不用大刀、长矛去同武装到牙齿的意大利侵略军作战。
材料二 毛泽东: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阿比西尼亚因此灭亡了。
——《论持久战》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分析。
C A D B C C D
8、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缺乏国际援助——绥靖政策;意军强大残忍——施放毒气;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共21张PPT)
处于声望颠峰时
期的希特勒
三头怪兽
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
欧洲大战爆发在即,小国担心受怕 !下一个倒霉鬼会是谁
欧洲大战爆发在即,小国担心受怕 !下一个倒霉鬼会是谁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1937)
为了保家卫国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
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
从局部到全民族抗战
1931年开始局部
1937年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①以____为旗帜,____为基础
②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③持久抗战,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
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淞沪等会战
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等
④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
成部分……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
战略位置重要
自然资源丰富
⑵过程
1935 意大利不宣而战,粉碎意速胜企图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暂时失利
埃塞俄比亚
地中海


印度洋
⑶失利原因
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战术指导思想失误
缺乏国际援助——
绥靖政策
意军强大残忍——
施放毒气……
原因:
1.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
2.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3.把西班牙变为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非 洲
地 中 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 西 洋
从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干涉西班牙内战?导致了什么影响?
西班牙内战
表现:
品种 德 国 意大利
飞机(架) 650 1 000
坦克、装甲车(辆) 200 950
大炮(门) 700 约2 000
西班牙内战头两年德意向叛军提供的武器装备
据有关统计,在整个内战期间,德意派往西班牙的军队分别达到5万和15万人,提供的援助总额分别为5亿马克和15亿里拉。
1.内战的爆发
人民阵线组建共和国政府,佛朗哥叛乱
2.德、意武装干涉
⑴原因
⑵表现
⑶内战性质变化
3.国际反应
英、法、美“不干涉”政策
苏联、国际纵队的援助
4.失败
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建立
“荒唐的伴侣”
2、“不干涉”和“中立”政策实质是一种什么政策?
绥靖政策
为了自身安全,
企图祸水东引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
1、 德意对西班牙的侵略已经严重损害了英法的利益,它们为何仍然一退再退?
内容简介:1937年的西班牙,共和军与代表法西斯势力的国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正在西班牙教书的美国教师罗伯特毅然加入了国际纵队,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斗中。
海明威与西班牙内战
《战地钟声》
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了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1940年,《战地钟声》问世。
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在侵略扩张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勾结, 它们是出于什么原因?
1.原因: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
指: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过程
1936年 德意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共同的招牌
3.影响
1937年 意加入 三国轴心形成
结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结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就是为了战争。 ——希特勒
反法西斯局部战争
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从“九 一八事变”开始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奋勇抵抗,挫败了意大利速胜的企图。
西班牙的民族革命战争。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西班牙战场反映出国际上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
30年代反法西斯局部战争为何未能遏制二战爆发?
对西方列强来说,这场内战是又一次令人吃惊的失败。正如在埃塞俄比亚的情况下一样,面对轴心国的侵略,它们再次表现出自己的软弱和优柔寡断,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时候,德国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吞并奥地利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战争能避免吗?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
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 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1931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国联没有制裁日本。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虽然对意实行经济制裁,却未把石油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执行“中立法”,貌似公正。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隔岸观火
助纣为虐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希特勒
思考: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1、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他们的侵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2、欺骗、麻痹西方大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不可避免地将与英法等国冲突)
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态度
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苏联提供巨大援助,支持西班牙人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苏联与英、法等国谈判构筑集体安全,但因英法的破坏没有成功。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钟为谁鸣》
无论谁死了, 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这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英国十七世纪诗人约翰·堂恩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小块,那本土的一部分;如果一块泥巴被海浪冲掉,欧洲就小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岬,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战地钟声》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