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53:36

文档简介

教案正文(共案) 个案 月 日
【课题】 第6课 两伊战争【课程标准】了解两伊战争,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和教训。【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像其他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一样,两伊战争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前面讲过的中东战争、印巴战争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宗教因素并不是源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同一种宗教中的不同教派分歧。这使我们在认识引发局部战争原因上,眼界要更宽阔。两伊战争既给两伊自己带来巨大损失,留下惨痛教训,也为中东局势和世界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伊之间的矛盾,两伊战争的经过,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什叶派与逊尼派,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两伊之间的矛盾、两伊战争的经过、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提高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两伊矛盾与两伊战争以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初步理解国家社会安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正确处理领土边界纠纷、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明白我国安全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党的政策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两伊矛盾及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难点:理解两伊之间的矛盾【教学建议】1、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学习时注意总结与前面的四次战争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从领土、宗教、民族、资源及现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冷战”期间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与和平的艰巨性。【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新课引导】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导入新课】利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导入:两伊矛盾从何而来?两伊战争的经过如何?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是什么?【讲授新课】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这个问题本来根据萨达姆同伊朗已故国王巴列维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已经解决了,协议规定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但萨达姆签约后一直感到后悔,趁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动乱之机废除了协议。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由于两国所处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盛产石油资源,长期以来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2.宗教和民族矛盾:①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伊朗90%以上的居民和伊拉克60%以上的居民属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而在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属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②萨达姆与霍梅尼的个人恩怨;(霍梅尼曾在伊拉克流亡十多年,他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执政的逊尼派,被萨达姆下令驱逐出境。霍梅尼1979年在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对伊拉克的什叶派产生了巨大影响。萨达姆为抵制霍梅尼的影响,对国内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措施,导致了两伊矛盾的加剧。)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4.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②概况: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对阿拉伯河拥有全部主权。22日出兵伊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伊拉克得势,占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双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发动反攻,基本上收复全部失地。7月,伊朗军队越过边界,占领伊拉克境内的一些城镇和据点。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1984年 4月起,战争向海峡水域和城市区扩展。为破坏对方经济和切断石油出口运输线,发生了“油轮战”和“袭城战”,双方竞相攻击对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袭击出入对方港口的油轮。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国家等都曾多次出面调停,但由于双方条件相距甚远,未能奏效。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结束两伊战争的598号决议。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则坚持应惩办战争祸首,要求萨达姆下台,拒绝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连续发动进攻,收复失地后于7月又进入伊朗境内。7月18日,伊朗改变以往强硬态度,宣布接受安理会的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双方开始直接谈判。至此,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这场战争使双方死亡约100万人,伤约170万人,相当于四次中东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17倍,整个经济损失高达约9000亿美元。1988年8月20日两伊正式实现全线停火。战争三阶段:【小结】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使用化学武器三、战争影响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五分之一,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20到30年。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本课小结】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这两个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教训和影响将永远为人们吸取和牢记。【板书结构】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2.宗教和民族矛盾: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4.大国力量介入: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②概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使用化学武器三、战争影响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共11张PPT)
双方都支持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一、特点
二、背景
1、领土问题(最主要):
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2、宗教问题: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4、萨达姆行地区霸权主义
5、大国插手: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3、民族矛盾:
兩伊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期以来两国就存在着边界争端并经常发生武装冲突。1980年9月22日,两国爆发了長达8年的局部性战争,历史上称为“两伊战争”。
二、战争过程
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战争三阶段: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袭船战”、“袭城战”、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爆发:
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结束:
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在兩伊戰爭期間,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學武器殺死的一名庫爾德族父親和他懷裏的孩子。
三、战争教训和影响
1 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 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 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 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②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③美国侵略越南④两伊战争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两伊战争爆发,两国争执的焦点问题
A 领土 B 民族
C 宗教 D 经济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对两国的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A 印、巴两国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B 两国都保持着庞大的军费
C 先后以自卫的名义研制出核武器
D 两国关系已十分友好,不再有战争发生
二战后印巴分治是基于
A 自然条件不同 B 宗教信仰不同
C 民族构成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