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学案(人教版历史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学案(人教版历史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2 21:53:36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设计: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事实;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分析一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一战后协约国的变化、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德奥集团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劣势,战略上的失误,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国际力量对比的的不利,最终失败。
【知识归纳】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德国的“ ”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胜。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2、中国宣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3、俄国退出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军事上:德军发动四次大规模的进攻,但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军队的反击,将德军逼退到 一线,协约国的全线进攻,突破德军的“ ”。2、政治危机:1918年10月底, 发动兵变。11月9日, ,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3、同盟国的失败: ,停战协定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2、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由于过于低估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了。3、同盟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剧。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 ,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1918年11月爆发了“ ”,推翻了帝制。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盟国。战争初期, 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结束。 倒戈,同盟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盟国 加入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问题探究】
○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视野延伸】
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海军在第一次大战后期的一种作战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同交战双方都进行贸易往来。后来英国掌握了制海权,封锁了德国海岸,美国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为了不使协约国从美国方面获得军需补给,德国潜艇于1915年2月击沉了英国海轮“路西塔尼亚”号,其中128名美国人丧生,引起美国强烈抗议。1916年,德国被迫允诺限制潜艇活动,不再采取损害中立国利益的做法。1916年,德国潜艇专注对英国海军作战,击沉了277艘英国船只,但未能动摇英国海军在海上的支配地位。德国统帅部认为,只靠陆军的军事打击制服不了英国,德国陆上的任何胜利都不能使它获得最后胜利,必须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切断美国对协约国的支援,才有可能迫使英国屈服。1917年1月,德皇御前会议决定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在作战海域内,连中立国商船也包括在攻击目标之内。无限制潜艇战从1月31日开始进行,4月达到高潮,击沉协约国船只和中立国商船500余艘。美国轮船“阿拉比”号和“苏克赛思”号均被击沉。美国总统威尔逊早就准备对德作战,此时以德国违背1916年的允诺、击沉美国的商船为借口,对德宣战。由于美国参战和英国反潜艇武器的使用。直到大战结束,德国潜艇未能击沉美国军事运输船,大批美国军队运往欧洲,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自我测试】
1、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 ( )
A、扭转海上劣势 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
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 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2、美国加入一战的时间是 ( )
A、1914年9月 B、1916年2月 C、1917年3月 D、1917年4月
3、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
A、沙皇政府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俄政府 D、苏联政府
4、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 ①美国参战 ②奥匈帝国解体 ③二月革命爆发 ④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按时间顺序排列一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 )
①美国参战 ②俄国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③意大利的倒戈 ④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7、 一战后期,许多国家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集团作战,这说明 ( )
A、协约国进行的正义反侵略战争 B、协约国为增强力量反复动员一些国家参加
C、许多国家存在瓜分战利品的目的 D、同盟国发动战争对全世界都构成威胁
8、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回答:
(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
(2)美国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3)美国实际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5)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5 C D C D C
6、⑴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⑵美国1917年对德宣战。
⑶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人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占领亚非拉广大市场,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⑷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1、在第一次大战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大战后期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不包括 ( )
A、日本参加对德作战 B、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C、中国参加对德作战 D、俄国退出战争
3、1918年9月到10月初,协约国向德国发起全线攻击,这次军事行动的直接后果是 ( )
A、促使同盟国集团瓦解 B、促使德国皇帝退位
C、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D、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4、致使1916年大战双方僵持局面被打破的事件( )
A、奥匈帝国德瓦解 B、日德兰海战英军获胜 C、美国参加对德作战D、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5、下列关于一战中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的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的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918年3月 ,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并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
A、沙皇政府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俄政府 D、苏联政府
7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
A、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B、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C、俄国发生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
8、对美国参战的表现叙述不准确的时候( )
A、大规模扩充军队 B、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各条战线 C、协助英国开展反潜艇战 D、对协约国供应的军火和物资迅速增加
9、按时间顺序排列一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 )
①美国参战 ②俄国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③意大利的倒戈 ④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10、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 )
①美国参战 ②奥匈帝国解体 ③十月革命的爆发 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11、 一战后期,许多国家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集团作战,这说明( )
A、协约国进行的正义反侵略战争 B、协约国为增强力量反复动员一些国家参加
C、许多国家存在瓜分战利品的目的 D、同盟国发动战争对全世界都构成威胁
!(共16张PPT)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萨拉热窝
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日德兰海战
“啊!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
鸽子呀!”
鹰代表什么 鸽子又代表什么 如果你是一战期间美国的
执政者,你会选择做鹰还是做鸽子 请说明理由。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中立”
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 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2、中国参战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俄国退出一战
美国参战
中国等国参战
二、同盟国阵营的变化
变化:
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1、由攻到守
2、由战争到求和
3、由和谈到投降
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学思之窗】  长远来看,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来往;美国的参战;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
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作者认为
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1、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 ④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巩固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句话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
研究性学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参加了大战。请思考,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