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导学案
编写人: 审核人: 学年领导:
【使用说明】1.课前依据导学案的引领,认真读书,完成知识补全;并在书上勾划重点知识,标出疑难问题,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通过知识探究题突破重难点知识,提升活学活用的能力。
3、完成综合探究的题目,以备课上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战争引起各国人民的革命,各国人民革命又加速战争结束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体味战争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激起人们珍视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马恩河战役 ③凡尔登战役 ④索姆河战役 ⑤无限制潜艇战
【教学难点】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过程和重大事件。 ②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基础知识落实】
一、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问题: 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 和 的争夺由为激烈,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2、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①20世纪初,随着 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②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③20世纪初, 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④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 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2)萨拉热窝事件及其影响:① 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 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②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3、一战爆发:(1)爆发: 年7,奥匈帝国向 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2)交战双方:德、奥匈、奥斯曼、保←→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1、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2、一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3、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大战的经过1、三条战线及交战方:_______________ _ 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 )战役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 )战役、( )战役俄军夏季攻势、( )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国退出大战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年11月,德国投降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4、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各有何战事?5、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西→东→西)6、列出一战中的重大事件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三、德奥集团战败一战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1、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年11月,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2、战败原因:(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总体上,协约国的力量大于同盟国的力量。①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②德奥集团挑起的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非正义的战争是必然失败的。③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了战争。各国的反战运动和革命浪潮,如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④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3、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7、一战结束的时间、标志?8、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综合探究】
关于美国参战问题:
(1)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
(2)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巩固应用】
1、在巴尔干问题上矛盾最激烈的是( )
A、俄国与英国 B、英国和德国 C、俄国与奥匈 D、英法俄与奥匈
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爆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B、奥国皇帝储斐迪南大公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3、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欧洲战场
5、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
6、一战的规模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是在( )
A、1914年 B、1915年 C、1917年 D、1918年
7、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8、在一战中,德奥集团战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美国参战 B、俄国退出战争
C、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D、协约国综合实力占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帝国皇储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州”,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到1917年4月美国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
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课后反思】(共16张PPT)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经过
布加勒斯特
贝尔格莱德
索菲亚
伊斯坦布尔
雅典
都拉斯
策丁耶
加拉茨
维丁
萨洛尼卡
斯科普里
萨拉热窝
奥 匈 帝 国
俄罗斯
罗 马 尼 亚
土耳其
保 加 尼 亚
意大利
希
腊
门的内哥罗
阿尔巴尼亚
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
多布罗加
马 其 顿
塞尔维亚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直接原因(导火线):
大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条战线
东 线
西 线
南 线
俄
奥
德
法
英
德
塞
奥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影 响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三大战役
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俄国攻势
基尔港水兵起义
美国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
美国态度的转变:中立
参战
根本原因:世界霸权
苏俄退出:
原因(国内革命)
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直接原因:经济利益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
(1)“中立政策”。美洲远离欧洲战场。
(2)矛盾:材料一宣称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三则反映出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军火生意,并表现出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实质:说明美国不甘心置身事外,同时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果:美国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战。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1918年11月11日
战争结束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