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轻描重彩总相宜 主备人: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时间分配PPT展示 设计意图 及德育渗透
审核人: 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
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
3. 欣赏感悟
《百花图卷》(纵31.5 厘米、横1679.5厘米)。
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
欣赏: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为主,浓淡墨烘染为辅的巨幅长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教 材 内 容 分 析 (教材的地位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教 学 目 标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德 育 目 标 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教 学 方 法
信息化教学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时间分配PPT展示 设计意图 及德育渗透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
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三、新授课程
1. 探讨交流 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时间分配PPT展示 设计意图 及德育渗透 课堂内容的延伸及作业设计
卷。 图中绘有梅花、山茶、罂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种花卉,花间穿插、点缀禽鸟、草虫、蛱蝶、小鱼等,极富自然情趣。其间在枝杆、花叶正反翻转的形态及纹理、蜻蜓、鸟类、草虫的用笔都有微妙而精致的变化。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动传神。譬如荷叶的用线,是重线勾花头,极精致的淡细勾花脉,鸡冠花用点、蜻蜓翅上勾脉线,都一丝不苟而各有变化,故气韵别致。
5. 教师演示
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
工具介绍:熟宣、绢、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临摹经典工笔花卉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
勾线\渲染\罩色\统染\罩染\烘染\刻画
感悟:宋代画家力倡画面的“诗境”,使得画家由追求再现自然美升华到把花鸟与人、自然与人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宋人的“写生”再现,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花鸟鱼虫皆被赋予人格,展现人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宋人册页花鸟画,尽管画幅不大,但表达得气势宏大、意境悠远,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气韵,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作业内容:
临摹一幅宋人花鸟画册页,体会工笔花鸟画技法。
基本要求:
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工具、材质,完成一幅花鸟画小品。
个性要求:
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小品,并用其美化居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