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材: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分声部合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感受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歌曲气氛;
2、初步了解撒尼族、走近撒尼族
3、了解变拍子节奏,学会简单的跳月舞动作;
4、能为器乐曲《阿细跳月》伴奏,并能够根据其力度、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和谐的声音分声部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
1、分声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声音的和谐,情绪的处理;
2、如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音乐表演中,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参与表现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拍手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教学: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王国!大家知道,我们的伟大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走进撒尼族,我们一起到他们的寨子里去看一看,大家想不想去呢?(想)那让我们出发吧!(播放课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撒尼人热情奔放,人人能歌善舞,每逢传统节日,方圆几十里的撒尼青年男女都会来跳月。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设计以“去撒尼族寨子”为主线,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撒尼人民在一起唱歌、跳舞的乐趣,从而更好的了解撒尼族,走近撒尼族。]
2、介绍跳月、感受跳月
师:什么是跳月呢?老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人们常在夜晚趁着美好的月色燃起熊熊的篝火,男女老少围在一起唱歌、跳舞,从月亮升起一直跳到月儿落下,方才尽兴,所以他们的这一活动也叫做“跳月”。
师:你们瞧!那边好不热闹啊!哦~原来是撒尼族少年围着篝火在跳月呢!我们赶紧过去瞧瞧吧!(播放视频《阿细跳月》
[设计意图:情感体验先导,有了情感做支撑,学生在了解“彝族跳月”的活动后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后面的音乐氛围中去参与表现。]
3、??学习跳月舞步
师:看到撒尼族人民跳得那么开心,你们是不是也想学一学跳月舞步呢?(想)跳月舞步也叫“五步舞”,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
(动作:前三拍,先向左出左脚,然后上后脚,再出左脚,第四、五拍踢右腿两次;做完五拍后,朝相反的方向再做。熟练之后,第四、五拍可加入拍手等动作。)
师:撒尼族人民看到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热情的邀请我们跟他们一起跳月呢!大家想不想啊?(想)全体请起立!我们面向中间围成两个圆。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撒尼少年跳月来》前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跳月舞步来体会变拍子的节奏,分享舞蹈带来的喜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初步熟悉歌曲的前部分音乐。]
三、学唱《撒尼少年跳月来》齐唱部分
1、聆听歌曲范唱,整体感知
师:我们与撒尼族人民一起亲身体验了跳月,刚刚老师所播放的那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新歌《撒尼少年跳月来》。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用心去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一下音乐把你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播放音乐《撒》、生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歌曲的情绪非常的欢快、热烈,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身穿盛装的撒尼人围着熊熊的篝火跳月。大家现在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学一学这首歌曲了呢?!(是)在学习这首歌曲前我们先来做一做发声练习,开开我们的嗓子。老师在这首歌曲前加了个引子,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先听听老师范唱!(师唱)同学们,美吗?(美)这么优美的旋律,我们赶紧来唱一唱吧!
2、发声练习(歌曲加的引子)
A、唱旋律 B、唱歌词 C、轮唱
师:我们再来换种形式演唱,什么形式呢?轮唱!请这边的同学先唱,这边同学后唱~
[设计意图:选取《撒》合唱曲的引子作为发声练习,一方面,优美的旋律所展示的歌曲意境更能吸引学生;另一方面,用轮唱的形式预备性练习合唱,为歌曲后部分的二声部合唱打基础。]
3、?讲解变拍子。
师: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谱。大家看到这是一首什么拍子的歌曲?(2|4、3|4)跟我们以前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吗?(有)以前所学的歌曲只有一种拍子,而这首歌曲却有两种拍子。我们来找一找,2|4、3|4拍都出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小节。。。是不是跟我们的跳月舞步很相似啊?!那这叫什么呢?!(播放课件“变拍子”)
歌曲中,这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变拍子。?
4、再次聆听歌曲齐唱部分,一边哼唱旋律,一边结合跳月舞步打拍子
师:这首歌曲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齐唱部分,后部分为合唱部分。我们首先来学习齐唱部分,再次来聆听歌曲。我们跟音乐一边模唱旋律,一边打打拍子。(播放音乐《撒》)
5、跟琴演唱歌曲旋律
6、跟音乐轻唱歌词
7、跟琴齐唱歌词,歌曲处理
8、跟音乐伴奏演唱齐唱部分歌词
四、学唱《撒尼少年跳月来》合唱部分
(一)学唱二声部
1、师:接下来我们闭上眼睛再来听一听合唱部分的音乐,在体会音乐情绪的同时,请同学们听一听一、二声部在情绪上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请听!(播放《撒》合唱部分音乐,生感知)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感觉一、二声部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生答)二声部的这一节奏型大家熟悉吗?在哪见过?(齐唱声部)
2、聆听、模唱二声部旋律,打拍子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合唱部分音乐,大家跟音乐一起来模唱一下二声部的旋律,并按歌谱上的拍手记号打打拍子。
3、练习最后四小节节奏
我们来看一看歌谱最后的四个小节节奏,这里有个半拍休止,不易掌握,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播放课件)
4、跟琴演唱第二声部旋律
5、分组试唱歌词
a、一组唱旋律,同时,另外一组试唱歌词
b、反之
6、齐唱二声部歌词
(二)学唱一声部
1、跟音乐模唱一声部旋律
2、跟琴演唱旋律
3、分组试唱歌词
a、一组唱旋律,同时,另一组试唱歌词
b、反之
4、齐唱一声部歌词,歌曲处理
(三)尝试进行二声部合唱
五、歌曲整体表现
1.完整演唱全曲 (加上引子)
2.整体表现演唱全曲
师:撒尼族少年看我们表现这么好,又邀请我们围着篝火跳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啊!跳起来吧!
六、课堂拓展
1、合奏《阿细跳月》
师:看到大家都跳累了,撒尼人邀请我们静静的坐下来听一听他们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器乐演奏!大家想不想听?(想)这首器乐曲的名字叫做《阿细跳月》,我们赶紧来听一听吧!(播放器乐曲《阿细跳月》,生听赏。)撒尼少年演奏得可好听呢!你们想不想也加入他们呢?(想)那让我们与撒尼少年激情合奏一曲吧!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来为“5 2 1”来伴奏。注意在体验音乐情绪的同时,要根据音乐的力度、速度,它强你强、它弱你弱、它快你快、它慢你也要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看指挥”、“听音乐”的习惯,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如,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情感的表达等。]
2、听赏撒尼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师:大家在撒尼山寨玩得开不开心?可是,我们该回家了。咦?动听的歌声又传过来了!原来是撒尼少年唱起了他们的民歌挽留我们呢!赶紧来听一听吧!(播放视频《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最后,即“我们要离开山寨时”,撒尼人唱起民歌热情的挽留我们。制造意境,首尾呼应,给学生休息,聆听、感受音乐的时间,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该民族的民歌。]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与撒尼族人民渡过了快乐的一天!也让我们更深入得了解了撒尼族,他们是那么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拥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与民族文化,我们理应互相尊重、相互学习,这样我们的大家园才会更加和谐、融洽!也希望大家今后多多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那样你将从中得到更多快乐!?
八、师生道别
九、听音乐拍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