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某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简要分析该国的气候地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三周的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所包含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有所了解,学习了日本这个国家,初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强化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提高获取图文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新马泰,位于东南亚
范围和位置
东南亚的组成国家
新(加坡)马(莱西亚)泰(国)
11个国家,东南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国家是位于中南半岛,一部分位于马来群岛,是群岛国家;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展示主要纬线(赤道、南纬10℃,北回归线)
赤道穿过;北回归线—10 °S;地处热带
海陆位置:
展示图:7.19学生指出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中国、印度,说出他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北连_______南邻_______东临_______西临_______
请大家找出我们要去的新(加坡)马(莱西亚)泰(国),请一位同学把他指出来。
完成课本P23活动题:1(1)-(3)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读图确定东南亚的组成和国家
二、东南亚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确定了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后,我们就准备收拾行李,于是网上查阅相关气候资料:
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北部。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雨林气候:
查阅气候资料后,旅行不需要带的物品有: 思考:东南亚主要是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学生读气候类型及分布图
思考:查阅气候资料后,旅行不需要带的物品有:运动鞋、羽绒服
通过具体案例学习,提高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一站:鱼尾狮雕像已成了到访新加坡必看的景点。
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新加坡历史的一个传说。狮头,则代表了新加坡最早期的名称 “Singapura” (新加坡拉),马来语中,意指 “狮城”。至于鱼尾狮塑像的鱼尾造型,浮泳于层层海浪间,既象征新加坡从小渔港起步,变成商港(国际大都市)的特性,同时也象征着当年飘洋过海,南来谋生求存的祖祖辈辈们。
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之所以会这么繁忙是由于它处于马六甲海峡东南侧;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因地处于赤道附近,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海流缓慢,适于航行,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历史达两千多年,是亚非欧航线的必经之地,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有专家预测,一旦马六甲海峡关闭,全球近一半的海上运输将受到影响。
思考: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热带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 第二站:马来西亚
猜猜它是谁?
课本P24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油棕果产量高,棕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且价格便宜。可制造人造奶油;棕油主要用来制造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也是纺织业、制革业、铁皮镀锡的辅助剂等,由于油量高,方便面面饼也用油棕的油炸。
蕉麻:热带作物,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
第三站泰国
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
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
水上街市
水上市场是,可是在超市所感受不到的。
曼谷“水上集市”,一条条卖货的小船在运河上交错往来,再加上河岸边那一家家水乡居民的住宅,构成了一幅令人深感亲切而又典型的曼谷印象图卷。
小结:收获满满的东南亚之旅
课本P24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针对练习,迁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