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解析: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③、⑤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同时由于①大,③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答案:1.D 2.B
(2010·泰安模拟)读右图,回答3~4题。
3.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解析: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运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4.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 )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解析: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 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B项。
答案:B
(2010·浙江联考)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
A.1 004或1 006 B.1 006或1 008 C.1 008或1 010 D.1 004或1 008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答案:B
6.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解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答案:D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7~9题。
7.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答案:A
8.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
答案:D
9.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解析: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影响。
答案:C
(2010·东城模拟)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11.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解析:由图可知,两地气温都在1、2、11、12月份较高,应在南半球,甲地气温高的月份降水较少,应是地中海气候,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
答案:10.B 11.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解析:根据实验,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答案:D
13.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解析: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甲底部放一层土,就能直接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地面又把获得的热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给大气,所以甲玻璃箱空气的温度高,而乙玻璃箱只有空气,它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综合可知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地面辐射强弱造成的差异。
答案:B
(2010·南通调研)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 图完成14~15题。
14.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该大气环流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所以,图中从甲地向乙地的空气运动,应是从低纬向高纬流,故应为西风带。因此,该环流应为中纬环流,近地面风向应为西北风,故选C项。
答案:C
15.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甲地受高压带控制,并且位于大陆的西岸,若该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那么,甲地气候有可能是极地气候;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地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或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其气候类型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项。
答案:D
二、综合题
1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
依据是 。
(2)此风是在 半球,判断理由是
。
(3)图中的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4)图中a的特征是 ,c的特征是 。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解析:由图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气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推断b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b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由于B处等压线较密集,故风力较大。
答案:(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4)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大小与趋向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5)B 等压线较A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A处大。
17.下图是沿北纬60°的一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 ,判断理是 。
(2)c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 。
(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 ,其性质是 。
(5)此时印度盛行 季风,进入一年中的 季。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特征及与季风的关系。解答此题应明确冬、夏季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分布及成因。一月份北纬60°地区在气温分布上应是陆地低于海洋,结合经度即可判断a、c为大陆,b为海洋;此时在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结合我国及印度的季风气候即可解答(4)~(5)题。
答案:(1)a、c 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同纬度气温大陆低于海洋(也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
(2)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月份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最低
(3)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4)偏北风(西北风) 寒冷干燥
(5)东北 旱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标准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自检测题:
一、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必做题
1. 由于地球的自转,大气环流在南、北半球各自形成( )
A. 单圈环流 B. 双圈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六圈环流
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主要受到影响因素有( )
①地转偏向力 ②地表气温分布不均 ③气压分布状况 ④海陆分布不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气压带、风带呈季节性的移动规律是( )
A.6月22日开始向北移动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约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约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4、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极地东风 D、②盛行西南风
5、右图表示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EFG表示气压带,请写出各字母代表的气压带:
A:
B:
C:
D: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代表风带,请在图上画出各风带的风向。
(3)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南极圈以内)的五星红旗始终飘向 方向。
二、季风环流
必做题
1.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割成几个大范围的高、低气压区,主要受到的影响原因是( )
A.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B. 海陆差异 C. 季风风向 D. 降水多少
2. 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是( )
A.东亚 B.西亚 C.欧洲 D.非洲
3. 当我国各地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 夏季,南亚盛行西南风的主要成因是( )
①副热带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所致 ②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至赤道以北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所致 ③太平洋和亚欧大陆的热力差异所致 ④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的热力差异所致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 当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季节性气压系统所切断时( )
A.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B.东亚盛行偏北风
C.我国东南沿海频繁受台风活动影响 D.空调器在我国进入销售旺季
6.南亚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影响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青藏高原对冬季风的阻挡 D.飓风
7 .降水纬度性带状分布,主要是由下列何种因素决定的( )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形势 C.人类活动 D.气旋活动状况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必做题
图1—1是沿45°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
1.图示季节,①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图示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多雨 D.高温少雨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1),做3-5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4.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
A.亚马孙河 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5.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选做题
6、读三圈环流垂直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
(2)图中字母位于300和600的分别是 和 。
(3)A处的降水类型多以 雨为主;B处是 风带,北半球吹 风。在G点上空观察F近地面风带呈 方向运动。
(4)仅从气压带和风带考虑,图中字母表示的地方多雨的是 ;请简要说明多雨的原因 。
(5)受A和B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受C和B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受C和D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6)若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向极地,飞行高度始终保持离地面15000M,则此飞机先在 (大气层)中飞行,后在 层中飞行。当飞机在F地上空时,飞机一装有温度计的降落伞坠落,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
参考答案:
一、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1、C 2、A 3、C 4、A
5、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略 3)西北
二、季风环流
1、B 2、A 3、C 4、B 5、B 6、B 7、B
三、气压待和风代对气候的影响
1、D 2、A 3、A 4、C 5、C
6、1)北半球 2)C E 3)对流 东北信 东北 顺时针
4)A E 5)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6)对流层 平流层 先降低后升高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 B、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
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
A、晴天地面辐射强 B、晴天大气辐射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3、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大气环流 D、热力环流
4、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前三个力的合力
5、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
C.地转偏向力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7、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8、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9、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10、下列有关锋面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 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C、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
11、下图中,表示暖锋降水天气的是 ( )
A B C D
12、关于高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
B.高压系统的气流辐合上升
C.高压控制区出现大风天气
D.高压控制区往往产生大范围降水天气
13、低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常出现:
A、天空少云,天气晴朗 B、气温下降,气压降低
C、大范围阴雨天气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14、下面四幅冷、暖锋移动示意图,A、B、C、D四个地点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比较此时哪一点的气温最低,气压最高(不考虑地势高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15、在南半球有一封闭气压中心形成阴雨天气,其气流运动方向是( )
A.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B.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C.顺时针方向下沉辐散 D.逆时针方向下沉辐散
16、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形成是由于受( )
A、高气压控制 B、反气旋控制 C、低气压控制 D、气旋控制
17、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⑵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⑷极锋是_____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___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⑸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季节)。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______________(气
压)切断,只保留在_______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___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的
原因是 。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图为 锋天气图。
⑵A、B、C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温最高的是 。
⑶目前有降水天气的是 ,未来出现降水的是 。
⑷A、B、C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⑸B地天气变化趋势是 。
19、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
⑴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下降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⑵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
⑶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天气。
20、读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移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因为全年受____________气压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因为常年在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下。
(3)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分明,因为其处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交替控制地区。
(4)位于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夏干冬雨”是因为夏季受____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_____控制。
(5)位于40°~60°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是因为此处终年盛行 风。
答案:
1.C 2.D 3.D 4.A 5.C 6.D 7.A 8.C 9.A 10.A 11.A 12.A 13.C 14.A 15.A 16.AB
17.(1)图略(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3)图略(4)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5)冬季 亚洲高压 海洋 带状 海陆分布的差异
18. 【解析】冷暖锋天气图的主要判读方法是看冷气团主动移来,还是暖气团主动移来,位于锋面下部的一定是冷气团.从图中可看到,冷气团一侧画有主动移来的箭头,所以此图为冷锋图.A位于冷气团一侧温度最低,气压最高;B位于锋线上,此时天气状况是有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C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高,气压低,由于冷锋向暖气团一侧前进,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C处将有冷锋过境,出现较大的风和雨雪天气.
【答案】⑴.冷 ⑵.A,C ⑶.B,C ⑷.A ⑸.降水过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19. ⑴上升 ;下降 ;冷 ⑵暖 ⑶14,15 ;阴天,刮风,降温,降水等
20. 解析: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常年干燥少雨;在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常年温湿。
答案:(1)赤道低(2)副热带高(3)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5)西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单选题
1.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2.“蓝蓝的天上白月漂”,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A.散射和反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吸收 D.反射和散射
3.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①的作用
B.秋末傍晚施放烟雾能预防农作物遭受冻害是因为②的作用
C.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大只是因为③的作用
D.夏季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④的作用
4.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
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5.每到节日盛典,人们常常利用放气球的形式进行庆祝,据此完成如果气球在正常的天气下刚刚释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是向东北方向,则释放的城市可能是
A.伦敦 B. 开普顿 C. 新加坡 D.郑州
6.下图表示我国正在实施的某一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起讫省区。读图回答
为加强区域合作,乙区域的某一企业代表团包机到甲区域考察,发现返程时所耗时间比出发时要少许多,其主要原因是
A.受高空西风气流的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受时差的影响 D 受地形状况的影响
7.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正处于降水较少季节的城市是
A.罗马 B.汉堡 C.鹿特丹 D.哥本哈根
8.下列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9.北回归线沿线附近是世界上降水较少的地带,而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都在北回归线附近却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海陆热力差异大
C.不同锋面的移动造成的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造成的
10.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读图完成
当前丙地潜水补给量比丁地多,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丙地地形比丁地平坦 B.丙地植被较丁地覆盖率高
C.丙地地表水较丁地丰富 D.丙地当前处于雨区,丁地为晴天
11.某国邀请我国共同开发其一小岛(该岛不足10平方千米与北京时差不超过2小时)。有关专家对该岛的勘探考察后发现:该岛呈长条状,东北——西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岛上最高峰海拔850米,峰顶有一个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从该湖发育一条河流,在山的东南侧蜿蜒流过,长约8千米。岛的四周都有较宽的平坦沙滩。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麓地带散布着多处温泉,岛上常年盛行东南风。据此回答该岛
A.位于南半球,主要属热带雨林气候 B.位于西半球,可能是火山作用形成的
C.位于北半球,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D.沿海水域不可能有珊瑚礁出现
12.读下图,回答
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13.2008年我国第一个海岛核电站——投资512亿元的福建宁德核电站于2月18日动工兴建。而位于福州郊区的福清核电项目,近日也收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同意其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据此回答除核能资源外,福建省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 B.天然气 C.风能 D.太阳能
14.读“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
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C B.3° C C.2°C D.1°C
15.《齐民要术》中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据此回答“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上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
二、综合题
16.读“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为 带,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季,④地气候特点是 。
(2)⑤地气候类型为 ,其分布规律是 ;该气候因常年受 的影响具有 特点;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中,因全年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还有 (填数码)。
(3)②、⑥两种气候类型为:②是 、⑥是 ,该两种气候的相同点是 。
17.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丙地吹 风
(2)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其原因是________。
(3)试比较郑州、西安两地在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
(4)郑州未来天气如何
18.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 (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 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为什么
(3)甲处未来三、四天内天气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D 4.A 5.A 6.A 7.A 8.A 9.B 10.D 11.A 12.C 13.C 14.A 15.B
二、综合题
16.(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炎热干燥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西风带 全年温和多雨 ①③
(3)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
17.(1) 低压中心 东北
(2)北京 图中北京的等压线比东京密集,说明北京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东京,所以北京的风力较大。
(3)不同点:郑州气压较低,西安气压较高。 原因:郑州处于冷锋过境前,受锋前暖气团控制;西安处于冷锋过境后,受锋后冷气团控制。
(4)锋面过境时,风速增大,产生降水,降温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8.(1)南;冷
(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1.就气流状况而言,右图为 ( )
A.低气压 B.高气压 C.气旋 D.反气旋
2.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中心气流下降②中心气流上升③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④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与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 )
A.准静止锋 B.快行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
4.右图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后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5.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线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线区 D. X射线区
6.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
B.太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
7.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反射作用 D.保温作用
8.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 )
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 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
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 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
9.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也愈大
B.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10.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B.地面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11.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 )
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
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12.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13.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14.有关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B.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
C.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
D.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5.右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右图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
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
正确的是( )
17.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他的 (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18.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
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
19.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 D.极地附近
20.关于中纬西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为西南风 ②南半球为西南风 ③在中纬西风影响下降水较少
④中纬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
A.赤道低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极地东风带 D.信风带
22.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3.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
①夏季北移 ②冬季南移 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 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25.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旋的影响
26.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 )
A.东亚的东南季风 B.东亚的西北季风 C.南亚的东北季风 D.南亚的西南季风
27.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不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28.冷锋过境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是(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气压均下降
C.气温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29.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连续性降水 B.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30.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
A.冷锋过境天气 B.暖锋过境天气
C.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 D.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二、综合题
31.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后回答:
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根据右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辐射名称:
①_______辐射,②_________辐射,
③_________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_________作用。
(3)大气把辐射的绝大部分
吸收,又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4)影响①到达地面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以下填数码)_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38.读右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_,
实线箭头表示________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_________,
B表示___________
(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_____,当B过境时,常出现____天气。
(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_________风,反气旋的东部吹___风。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
A.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B.晴天的夜晚比多云的夜晚气温低
C.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 D. 晴天的白天比多云的白天气温高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大气散射作造成的有( )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②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
③夏日里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 ④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是 ( )
①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
②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小,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
③低纬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太阳 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小,地面得到的多
④低纬太阳高 度角小,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地面得到的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下面少数民族的对话,正确的是 ( )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
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 ( )
①大气中的氮,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 部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③大气通过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④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凉爽些
A.①② B.②③ B.①③ D.②④
6.右面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7~9题。
7.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8.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
9.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
A. 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10.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11.读在右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 曲线和直线表 示等压面)中,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右图表示的热力环流 中,错误的是 ( )
13.大气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始终垂直,且由气压高的地方指向气压低的地方
B.近地面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关系
C.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始终是垂直关系
D.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当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4.形成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
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地势高低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 ④
15.以下气压带中不是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是 ( )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赤道低气压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 ④
16.由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到北京,大约只需三个小时,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
17.关于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半球信风和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0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
D.信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
18.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和极地间的闭合环流是实际存在的
B.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C.各环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动的
D.大气环流又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
19.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就南半球而育,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发生季节移动,而其他气压带与风带均不移动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0.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21.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2.关于锋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 锋面是没有厚度的面 D.暖锋是在暖温带形成的锋面
C. 冷锋有可能在亚热带出现 D. 海洋上比较温暖,不会出现冷锋
23.右图为锋面示意图,
a、b、c、d四地大致位于
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
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 )
24.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25.关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 ②锋面气旋属于低压系统
③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下沉,天气晴朗 ④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一定产生雨雪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下列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②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③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天气现象 ④过境导致空气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该方法表示的是( )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28.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后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一般在锋面的上面
29.我国北方夏季暴雨的成因大多是( )
A.冷锋南下 B.暖锋向北移动 C.副高位置偏北 D.副高位置偏南
30.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心气流下降②中心气流上升③过境时多阴雨天气④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31.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图中虚线M表示__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_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A, B两处相比,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D 3. C 4. A 5. B 6. D 7. C8. B 9. B 10.D 1l.D 12. B 13. B 14. A15. B 16. C 17.A 18.C 19. C 20. C 21. A 22. B 23. B 24. A 25. A 26. D 27. A 28. A 29. A 30. A
二、综合题
31. A.
(2)低 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高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32. (1)太阳 地面 大气逆
(2)削弱
(3)地面 逆辐射 保温
(4)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
(5)① ②
33.(1)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风向
(2)高压 低压
(3)反气旋 气旋
(4)晴朗 阴雨
(5)偏南 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