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重点包括“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其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多,尤其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涉及以前学过的各种动植物的分类知识。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构建高效课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能力目标:观察、比较和分析化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竞赛,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化石的科学价值的认知,增强探索古生物奥秘的兴趣;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 有人说恐龙没有灭绝,只是进化成了其他生物,对吗?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对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猜测答案,简要说出理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生物进化
的证据
生物进化
的证据
播放《侏罗纪公园3D》预告片,开展小活动“看图识恐龙”。
思考:这些恐龙现在还存在吗?怎么知道以前它们存在?
播放化石形成的视频和化石图片,同时完成导学单任务。
1.介绍化石的分类依据,让学生对图片上的化石分类。
2.分析始祖鸟的化石,哪些特征与爬行类动物相似,哪些特征与鸟类相似?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
3.分析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找出有何规律。
5.除了化石之外,介绍其它间接证据:分子生物学、形态解剖学、胚胎学等。 介绍视频的内容,说出恐龙的名字,以及恐龙存在的证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并找到相关答案。
指出化石的种类,并解释原因。
借助始祖鸟的复原图,说出与现代鸟类和爬行类的相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现代鸟类是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在古老的地层中生物低等、简单,在新形成的地层中生物高等、复杂。
在课堂中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借助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和规律,提升学生推断、分析、语言表达的能力。
生物进化 的历程 过渡:从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命,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1.出示生物进化树的图片,介绍绘制的原理,让学生结合初一下学期所学生物知识,把生物进化树补充完整。
2.原始细胞进化成植物和动物,起决定因素是什么?植物进化分支中怎么出现了真菌?
3.拼图游戏,简要介绍拼图中的动植物,最后让学生展示合作成果。
4.通过对生物进化树的分析,归纳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完成生物进化树上的空格,分析决定原始细胞进化的因素:由于营
养方式的不同,真核生物进化出了3 个分支: 一支进化为具有叶绿素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另一支进化为没有叶绿素的动物,还有一支进化为真菌。
完成生物进化树的拼图,完成较快的小组介绍经验。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单细胞→多细胞
联系已有的知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生物进化历程的知识网络图,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拼图游戏,掌握生物进化的方向和规律,从而归纳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小结与练习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规律
4.课堂巩固练习 谈谈所学内容,完成课堂巩固练习。 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点。
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