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下生物 24.1人体的免疫防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下生物 24.1人体的免疫防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05 10: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体的免疫防线
一、教材分析
教材有关免疫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和免疫的类型;二是免疫的概念;三是计划免疫。
关于免疫的作用和免疫的类型,先联系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指出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然后,结合模拟探究(皮肤是第一道屏障)以及调查分析的结果分析,总结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小结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指出这两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讲述第三道防线时,先介绍了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然后举例讲述了抗原、抗体的概念及它们的作用,最后小结这道防线的特点,指出它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在讲述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基础上,阐述了免疫的概念,并且概括出了免疫的三个方面的功能,然后分别结合实例,进一步讲述这三个方面的功能。
预防接种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保护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最后,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讲述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考虑到学生对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而且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本章教材先联系前面几章所学过的知识和生活实际,配以模拟探究以及特异性免疫的动画,用直观的认识及形象化的语言——人体的三道防线,来讲述免疫的作用。然后,再阐述免疫的概念。力争使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解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尝试模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提高资料分析、图形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体验人类在接种牛痘的发现史中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完成模拟探究实验;特异性免疫。
探究皮肤是一道屏障,特异性免疫,学生对本章内容较生疏、新出现概念多(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等),且内容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少,故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①力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设计出紧密结合教材的启发性思考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讨论。②通过和学生共同回忆《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血液循环和本章有关联的内容,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对新课易于理解。③设计动画,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论学习,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提前完成模拟探究实验,课上进行结果的分析与汇报交流。2、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 物品:苹果、透明塑料袋、酒精
2、自制动画、幻灯片: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结构示意图、淋巴器官的位置、数量、功能表;特异性免疫动画;人体免疫功能图表;四苗防“六病”表。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引入: 引:?在感冒流行的季节,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接触到感冒病毒却不会患病? 当水痘流行时,为什么已经提前接种过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教师强调病原体的概念)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学生分析回答
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人体免疫的防线真那么重要吗?请看下面关于白求恩大夫的电影故事。问题:白求恩大夫是怎样牺牲的?
通过模拟探究研究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
项目
项目
1号苹果
2号苹果
3号苹果
4号苹果
苹果处理方法
苹果处理方法
果皮完好
果皮完好,洗净、擦干,涂上苹果腐烂物
划破果皮多处,在伤口涂上苹果腐烂物
划破果皮多处,
在伤口涂上苹果
腐烂物;再用
酒精涂抹所有
伤口
观察记录
观察
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
结果
学生汇报探究实验的记录及结果。
1、分析讨论:
(1)腐烂物、果皮、酒精分别代表什么?分析:病原体、皮肤、杀菌物质
(2)1号苹果有什么用?(对照,从情感上体验科学实验精神)
出示幻灯片: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出示思考题:
(1).人体完整的皮肤为什么有保护屏障作用?
(2).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为什么有时又会自然痊愈? (1)小组讨论。
(2)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汇报探究实验的记录及结果。 讲解实验过程,观察记录及结果。
2.分析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二道防线。 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FLASH动画1,结合课本43页图思考:人体完整的皮肤为什么有保护屏障作用?
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FLASH动画2,结合课本图思考: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为什么有时又会自然痊愈? 
教师出示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作用。
思考: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痰液中的病菌是从哪里来的??
试一试,我能行:
生活中常见狗、牛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当病菌冲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内时,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与学生共同复习白细胞,引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可将侵入人体的病菌吞噬、消灭,使炎症消失。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
?组成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特点?
?
师生共同小节:这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请同学在课本43、43页划出知识要点)
小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某些细胞如白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主力军,它们能将病原体溶解、吞噬和消灭。它们的作用是针对多种病原体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结合模拟探究及“皮肤的保护作用”的FLASH动画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43页,引导学生结合FLASH动画,总结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与学生共同小结白细胞,引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可将侵入人体的病菌吞噬、消灭,使炎症消失。
结合课本图分析,人体的第一、第二道免疫防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质疑及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知识要点有哪些?你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的困惑?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要点,教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