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整数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具有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办事、有错就改的良好品质;感受数学中的有趣现象,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引导: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大家回忆学习内容,互相说说你学到了混合运算的哪些运算顺序。
交流: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板书:
不含括号,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含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练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同时要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练习混合运算
1.说运算顺序。
出示:45+78÷26 23×(24+18)
45×2+78÷26 23 ×(24+18÷3)
45+78+26×15 23×[(24+18) ÷3]
指名学生根据运算顺序,按题组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和最后算什么。
说明:不管是两步计算混合运算,还是三步计算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当有中括号时,要从小括号算起。
2.做练习十二第4题。
分别指名学生说说每组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按题组计算得数,指名三人板演。
检查板演题过程和得数。
比较:这里每组里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得数呢?请大家想一想,哪几组题你以前做过、比较过,再比较一下,互相说说你有哪些体会,比如怎样的算式得数相等,怎样的算式得数不相等。
交流:从比较的每组题里,你有哪些发现或想法?
指出:第一组算式中,先算前面50乘4、再乘2,和先算后面的4乘2、再和50乘的得数相等;第二组算式中,连续除以2和3。,和除以2和30的积的得数相等。但像最后一组先除再乘,和先算后面的乘法再除,得数是不同的。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1)说说运算顺序。
让学生说说上面四道题的运算顺序。
(2)做第三行两道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出现一些错误的原因,让有错的订正。注意结合讲评说明第二小题可以两个小括号同时计算脱式。
(3)做第四行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第一小题怎样算出得数是2300的?第二小题中括号里得14是怎样算的?
4.小结。
指出: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首先是要观察算式,确定计算的顺序后再一步一步计算;其次要细致地计算,有时还要注意检查计算过程。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十二第6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求这两个问题都要先求什么?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交流:求这两个问题你各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板书求两个问题的算式)算式里148 × 5-37算的是什么?
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步不同?为什么不相同?
指出:解决问题要确定先求什么,再考虑每一步怎样算,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思考算法、列出算式。
2.做练习十二第7题。
让学生独立列出第(l)题的综合算式。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算式中先算的这两步分别求的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各割草多少千克?
引导:那看看第(2)题的问题,想想要先求什么,再怎样算,列出综合算式。(独立列式)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
比较: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里哪儿算法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哪儿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两个问题都是求谁比谁多割多少千克,所以要用两个数量相减,这是相同的;但在先求这两个数量时,因为条件不同,所以算法不同,这说明要根据数量的联系选择算法,这是十分重要的。
3.做练习十二第9题。
出示练习十二第9题(包括情境示意图)。
让学生读题,同桌互相指着情境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求的什么问题。
交流:你能指着情境示意图说说条件和问题的意思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引导: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能想到不同方法吗?互相讨论讨论。
想到方法了吗?自己选择想到的一种方法解答出来。
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板书算式)还有哪种方法?(板书算式)
能说说这两种算法每个部分求的什么,各表示怎样的数量关系吗?(结合交流,分别画出算式中所求数量的每个部分,并板书数量关系式,帮助学生理解解答方法:
家到少年宫的路程÷每分钟的速度=家到少年宫的时间
家到学校的时间+学校到少年宫的时间=一共的时间)
四、总结收获
1.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体会和经验可以和大家交流?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先思考、填写运算符号,有困难的互相讨论、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填运算符号的?(逐题交流、启发,板书算式)
体验:看看这里的式子,你有什么感觉?说给大家听听。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上面四道题,第8题。 补充与调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