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9.5整理与复习 应用广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9.5整理与复习 应用广角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6 05: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应 用 广 角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应用广角》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第23-26题,并对本学期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内容的编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能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使学生经历回顾并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和把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习了简单的周期,学会了寻找规律的方法,对平均数的知识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应用广角”的重要基础。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内容仍具有较大的难度,生活运用性较强,部分学生较难掌握。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我选择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由教学内容本身决定
教材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好的经验等;再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只有从现实的情境中体会,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受课堂教学局限性的影响,学生不可能一一经历这些场景,而多媒体教学却能将这些场景再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2.由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决定
四年级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太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更加困难了。本课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的同时,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经历回顾并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过程,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比较或解释,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一步培养反思、质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运用策略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并顺利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数学可神奇啦,它无处不在,你有没有发现你身边隐藏着的数学问题呢?
提问:你能做小老师提个问题请同学解决吗?
谈话:谁能结合他搜集到的信息提个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交流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宽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入:真是一群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六一儿童节时,大耳朵图图和爸爸妈妈一起出游,也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一起去看看吧!
谈话:瞧,出发前,他们一家为出游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起来看!(书p10423题)
提问:感觉怎么样?那怎么办呢?
谈话:对了,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拿出活动单,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运用策略,共享思考成果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汽车的2倍,而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这列特快列车的3倍还多70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预设1:从条件想起,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汽车的2倍,可以先求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60X2=120(千米/每时),再根据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这列特快列车的3倍还多70千米,求出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120X3+70=430(千米/每时),列综合算式是60X2X3+70=430(千米/每时)
你们组的展示很精彩,先按车的种类整理好条件,然后从条件想起,一步一步分析,求出了问题,掌声送给你们。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预设2:我们组来补充,我们是从问题想起的,要求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根据条件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这列特快列车的3倍还多70千米,就要用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乘3加70,可题目中并不知道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所以结合条件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汽车的2倍,先求出来,60X2=120(千米/每时),然后再列式120X3+70=430(千米/每时),列综合算式也是60X2X3+70=430(千米/每时)。
小结:你们组的展示也很不错,掌声同样送给你们。
提问:怎样检验同学们求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列表的方法整理好条件,然后有的从条件想起,有的从问题想起,都顺利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运用策略整理好条件,再进行分析,一目了然,既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又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谈话: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图图一家决定选择不会堵车,速度又快的磁悬浮列车出游。他们在海边游玩的时候,爱动脑的图图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起来看。(书p10524题)
活动二:探索规律,争做小小设计师
海边灯塔上的一盏照明灯以固定的规律发出亮光。下图表示前14秒灯光明暗变化的情况,第1、2秒是亮的,第3秒是暗的。同学们,猜猜看第4、5秒照明灯是亮的还是暗的?
引入: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请看图图精心为我们设计的统计图。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秒
思考:仔细观察,几秒后亮灯的情况开始和前面重复的?
谈话:照明灯发光的规律是什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提问:谁来说说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规律的呢?
预设: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发现了每6秒开始和前面重复。
第39、40秒照明灯是亮的还是暗的?
第39秒是暗的,40秒是亮的?怎么想的呢?
预设:我是列除法算式解决的,40÷6=6(组)……4(秒)余下的4秒中,第3秒代表第39秒,是暗的,第4秒代表第40秒是亮的。
小结:真是个会想办法的孩子,的确,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谈话:如果让照明灯每五秒以固定的规律变化,你会设计吗?
谈话:好,那就开始今天的设计之旅吧!
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通过努力,设计出了这么许多不同的方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着大耳朵图图发现灯塔的秘密,再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灯塔照明灯的明暗情况,既有效巩固了旧知,懂得了规律的奥秘,又让学生充满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谈话:图图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帮忙,决定把在海边捡到的漂亮贝壳奖励给大家,喜欢吗?那你们能先帮图图看看每堆有几个贝壳吗?
思考:想一想,贝壳的平均个数最少不会小于多少?为什么?最多不会大于多少呢?
总结:也就是说贝壳的平均个数在最小数8和最大数20之间。
提问:谁来说说平均每堆有几个呢?
解答:(14+8+20)÷3
=42÷3
=14(个)
答:平均每堆有14个贝壳。
【设计意图】通过图图送贝壳活动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跟着图图继续游玩吧!瞧,智慧屋里,图图正在为闯关而奋战呢,你们也想试一试吗?
【检测反馈】
1.智慧屋:
……
排在第49个的是( ),排在第200个的是( ),如果 有100个, 最少有( )个, 最少有( )个。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交流时总结 最少有99个,最多有100个, 也一样。
玩完了智慧屋,图图又来到了开心农场,但要回答出问题才能进去玩,这可急坏了图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2.开心农场:
王大伯第一天收获30筐土豆,共重7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收获10筐。照这样计算,第二天收获多少千克?两天一共收获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解答:
750 ÷30 ×(30+10)
=25 ×40
=1000(千克)
750+1000=1750(千克)
答:第二天收获1000千克,两天一共收获了1750千克。
3.打地鼠:
同学们真了不起,图图在你们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了农场,玩起了打地鼠的游戏。瞧,这是图图几次打地鼠的统计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个数 9 ? 13 ?
1.口算:图图前三次平均打中多少个地鼠?((11+9+13)÷3=11(个) )
2.估算:要使图图打中地鼠的平均数超过11个,第四次可能打中几个?
3.笔算:如果图图四次平均打中地鼠12个,那么第四次打中多少个地鼠?
12×4-11×3 11+(12-11)×4
=48-33 =11+4
=15(个) =15(个)
答:图图第四次打中15个地鼠。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的三道练习均来自图图旅游中遇到的问题,既涵盖了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又注意了练习的针对性,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
小结:同学们的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那回顾本学期自己的学习表现,你满意吗?如果用星来表示,你能得几颗星呢?
自我评价:
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能得几个 呢?
1.知道学会了什么和还有哪些疑问;
2.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乐于与同学交流;
3.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真是一群自信又好学的孩子,图图对同学们的表现也非常满意,这真是温故而知新,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设计意图】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获得学习好数学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