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5.我看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同学们应该都喜欢春天吧,只要在春天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翅翼(yì)????
忧戚(qī)????
枉然(wǎng)?
勃发(bó)????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理解词义
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思考问题
速
读课
文
思考1: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2:“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诗歌,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圈出诗歌中用的好的字。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节):
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部分(第二节):
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三、四节):
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四部分(第五节):
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自主探究
通过范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课文探究
谈谈文章的写作特色。
(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课文主旨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主题解说
?
诗歌通过诗人的所见,展现了大自然和谐而美好的图景。诗人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充满兴奋和惊喜之情,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命的讴歌。
考点聚焦
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标题的含义:
①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引申义。
答题模式: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标题的作用:
①表明写作对象;②体现主要内容;③贯穿全文线索;④揭示情感主旨;
⑤引起读者兴趣。
例如:本文题目为“我看”,简洁明了,新颖别致,并且设置了悬念——“我”到底要看什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三)导读练习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无意沉醉了nínɡ(
)望它的大地。
(2)我wǎnɡ(
)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3)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yì(
)。
(4)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
(5)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1)
凝
(2)
枉
(3)
逸
(4)
qī
(5)
yè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______过丰润的青草。
(2)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______了凝望它的大地。
(3)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______你坦荡地漫游。
(4)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______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A.揉 染红 携 吹
B.拂 沉醉 挽 吹
C.揉 沉醉 挽 燃
D.拂 染红 携 燃
C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穆旦没有带诗稿来,开始想推辞,不过大家的热情很高,他就一句一句
地背诵起来。
B.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
C.走进美丽的银杏谷,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穆旦于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
《冬》等近30首作品。
C
【解析】C.语义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应去掉一个。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
生活需要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的美景会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内心的情感。请参与以“爱自然,护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材料二:据敦煌壁画记载,北周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
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
材料三: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临近,武汉学院今年的植树节活动与往年有些不同,参加植树的师生不仅要种树,还要“养树”,种下的树木由种植人领养,学生在校期间要对树木进行维护,毕业了也应每年来“看望”一次自己种植的树木。
①植树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②我们不但要植树,还要“养树”。
(2)品读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解读其寓意。
示例:一些人弄虚作假,把树枝“栽”在地下,蒙骗领导,只是形式上的植树。讽刺了那些弄虚作假、应付差事的行为。
(四)主题阅读练习
课外品读
春风柳上归
马亚伟
①“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②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③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④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⑤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
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⑥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⑦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⑧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⑨“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⑩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7.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开篇点题,交代本文的描写对象。引启下文,为下文写春色和柳色作铺垫。
8.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柳如美丽少女般的袅娜身姿,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9.本文重点写柳色,那么写桃花有什么作用?
起衬托作用。用桃花晚开衬托柳树是最先装点春光的标志
10.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柳色代表着春色。
请说说其中的原因。
①绿柳婆娑,是第一抹春光。②早春柳色新新,远看如同水墨画。③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④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
(五)写作驿站
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字以内)
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弥漫,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就像梨花开满树上。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5.我看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同学们应该都喜欢春天吧,只要在春天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翅翼(yì)????
忧戚(qī)????
枉然(wǎng)?
勃发(bó)????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理解词义
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思考问题
速
读课
文
思考1: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2:“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诗歌,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圈出诗歌中用的好的字。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节):
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部分(第二节):
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三、四节):
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四部分(第五节):
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自主探究
通过范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课文探究
谈谈文章的写作特色。
(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课文主旨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主题解说
?
诗歌通过诗人的所见,展现了大自然和谐而美好的图景。诗人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充满兴奋和惊喜之情,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命的讴歌。
考点聚焦
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标题的含义:
①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引申义。
答题模式: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标题的作用:
①表明写作对象;②体现主要内容;③贯穿全文线索;④揭示情感主旨;
⑤引起读者兴趣。
例如:本文题目为“我看”,简洁明了,新颖别致,并且设置了悬念——“我”到底要看什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三)导读练习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无意沉醉了nínɡ(
)望它的大地。
(2)我wǎnɡ(
)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3)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yì(
)。
(4)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
(5)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______过丰润的青草。
(2)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______了凝望它的大地。
(3)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______你坦荡地漫游。
(4)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______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A.揉 染红 携 吹
B.拂 沉醉 挽 吹
C.揉 沉醉 挽 燃
D.拂 染红 携 燃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穆旦没有带诗稿来,开始想推辞,不过大家的热情很高,他就一句一句
地背诵起来。
B.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
C.走进美丽的银杏谷,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穆旦于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
《冬》等近30首作品。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
生活需要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的美景会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内心的情感。请参与以“爱自然,护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材料二:据敦煌壁画记载,北周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
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
材料三: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临近,武汉学院今年的植树节活动与往年有些不同,参加植树的师生不仅要种树,还要“养树”,种下的树木由种植人领养,学生在校期间要对树木进行维护,毕业了也应每年来“看望”一次自己种植的树木。
①植树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②我们不但要植树,还要“养树”。
(2)品读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解读其寓意。
示例:一些人弄虚作假,把树枝“栽”在地下,蒙骗领导,只是形式上的植树。讽刺了那些弄虚作假、应付差事的行为。
(四)主题阅读练习
课外品读
春风柳上归
马亚伟
①“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②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③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④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⑤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
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⑥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⑦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⑧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⑨“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⑩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7.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开篇点题,交代本文的描写对象。引启下文,为下文写春色和柳色作铺垫。
8.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柳如美丽少女般的袅娜身姿,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9.本文重点写柳色,那么写桃花有什么作用?
起衬托作用。用桃花晚开衬托柳树是最先装点春光的标志
10.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柳色代表着春色。
请说说其中的原因。
①绿柳婆娑,是第一抹春光。②早春柳色新新,远看如同水墨画。③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④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
(五)写作驿站
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字以内)
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弥漫,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就像梨花开满树上。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暑假辅导班机构专用教学课件
5.
(一)新课预习
(二)学霸笔记
(三)导读练习
(四)主题阅读练习
(五)写作驿站
(一)新课预习
同学们应该都喜欢春天吧,只要在春天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新知导入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知识链接
助学资料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翅翼(yì)????
忧戚(qī)????
枉然(wǎng)?
勃发(bó)????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学习字词
预习思考
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理解词义
预习思考
速
读课
文
思考1: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2:“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思考问题
预习思考
请同学们初读诗歌,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圈出诗歌中用的好的字。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第二节):
第三部分(第三、四节):
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一部分(第一节):
第四部分(第五节):
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通过范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谈谈文章的写作特色。
(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我
看
春风春草
飞鸟流云
生命的勃发
静流的飘逸
生命的飞奔
与自然合流
所看
所思
热爱自然
合而为一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润(rùn) 红晕(yùn)
疑望
B.忧戚(qì)
枉然(wǎnɡ)
漫游
C.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
D.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
C
跟踪检测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
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④⑥③⑤②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
C
跟踪检测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王涯《春游曲》)
各种说说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积累拓展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结构图解
?
看:青草、飞鸟、流云
叹:美景短暂,心生忧戚
赞:生命之流,尽情飘逸
悟:亲近自然,追逐生命我看
我看
热爱生活
讴歌生命
?主题解说
?
诗歌通过诗人的所见,展现了大自然和谐而美好的图景。诗人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充满兴奋和惊喜之
情,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命的讴歌。
文本概览
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标题的含义:
①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引申义。
答题模式: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标题的作用:
①表明写作对象;②体现主要内容;③贯穿全文线索;④揭示情感主旨;
⑤引起读者兴趣。
例如:本文题目为“我看”,简洁明了,新颖别致,并且设置了悬念——“我”到底要看什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考点聚焦
(三)导读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无意沉醉了nínɡ(
)望它的大地。
(2)我wǎnɡ(
)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3)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yì(
)。
(4)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
(5)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积累运用
凝
枉
逸
qī
yè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______过丰润的青草。
(2)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______了凝望它的大地。
(3)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______你坦荡地漫游。
(4)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______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A.揉 染红 携 吹
B.拂 沉醉 挽 吹
C.揉 沉醉 挽 燃
D.拂 染红 携 燃
积累运用
C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积累运用
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穆旦没有带诗稿来,开始想推辞,不过大家的热情很高,他就一句一句
地背诵起来。
B.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
C.走进美丽的银杏谷,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穆旦于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
《冬》等近30首作品。
积累运用
C
【解析】C.语义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应去掉一个。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
积累运用
生活需要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的美景会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内
心的情感。请参与以“爱自然,护自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材料二:据敦煌壁画记载,北周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
积累运用
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
材料三: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临近,武汉学院今年的植树节活动与往年有些不同,参加植树的师生不仅要种树,还要“养树”,种下的树木由种植人领养,学生在校期间要对树木进行维护,毕业了也应每年来“看望”一次自己种植的树木。
积累运用
①植树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②我们不但要植树,还要“养树”。
(2)品读下面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解读其寓意。
积累运用
示例:一些人弄虚作假,把树枝“栽”在地下,蒙骗领导,只是形式上的植树。讽刺了那些弄虚作假、应付差事的行为。
(四)主题阅读练习
春风柳上归
马亚伟
①“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②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③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课外品读
④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⑤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
课外品读
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⑥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⑦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
课外品读
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⑧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课外品读
⑨“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⑩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课外品读
7.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开篇点题,交代本文的描写对象。引启下文,为下文写春色和柳色作铺垫。
8.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柳如美丽少女般的袅娜身姿,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课外品读
9.本文重点写柳色,那么写桃花有什么作用?
起衬托作用。用桃花晚开衬托柳树是最先装点春光的标志。
10.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柳色代表着春色。
请说说其中的原因。
①绿柳婆娑,是第一抹春光。②早春柳色新新,远看如同水墨画。③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④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
课外品读
(五)写作驿站
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字以内)
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弥漫,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就像梨花开满树上。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