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4个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同学们把答案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中,做在试题卷中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样物”,如图所示,表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到森林里进行野餐烧烤
B.用增高烟囱的方式排放废气
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达到降低疾病传染的风险
D.采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的方法给农作物施肥
2.在配制40克5%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易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
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白酒、石灰水
B.泥浆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食盐水
C.酒精、泥浆水、汽水
D.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表达正确的是(
)
A.宁波市植物园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多种种群集合体属于群落
B.宁波市区域内鸟的集合体属于种群
C.一个养有各种鱼类的鱼缸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大于群落所占有的空间范围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于充填飞艇和气球
B.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6.如图所示,早春播种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光照影响种子萌发
B.增加二氧化碳以抑制呼吸作用
C.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温度与湿度
D.避免土壤被大风刮走
7.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B.稻草还田能够塘加士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C.土壤中腐殖质越少,土壤肥力越高
D.土壤能为植物提供水分、养料和空气
8.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岩层深处的地下水
D.冰川
9.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解剖油菜花展示图。在下列的说法或步骤中,错误的是(
)
A.油菜花可进行异花传粉
B.仔细观察④可以看到胚珠的形态和结构
C.②是可以保护油菜花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结构
D.③和④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10.在下列四个相同容器中装入等量的水,然后给其中3个容器外壁涂上不同颜色,并同时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U形管b处液面上升最快的是(
)
11.如图依次为葡萄、马铃薯、水蜜桃、酵母苗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12.木橑尺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雌雄交配后产卵,卵期9-10天,幼虫孵化后即可取
食叶肉,幼虫期40天左右,幼虫老熟即坠地化蛹,下列有关木橑尺蛾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木橑尺蛾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
C.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与蝗虫不同
D.木橑尺蛾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13.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B.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C.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D.青霉菌用于制作馒头,酵母苗用于制作药物
14.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自然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母体子宫中
B.新生命的诞生开始于胎儿分娩时刻
C.通过细胞不断的分裂即可完成过程③
D.过程④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15.珠峰可看作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即使是落在那里的食物也难以被降解为无机物,与此关系最直接的原因是(
)
A.缺少紫外线
B.缺少水
C.缺少绿色植物
D.缺少微生物
16.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17.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水的压力将矿泉水瓶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瓶内气压减小而将瓶壁吸入
D.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将矿泉水瓶压瘪
18.商场的卫生间里一般都安装自动烘手机,只需把手伸到烘手机下方,烘手机就会启动,其主要是利用人体辐射出的(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红外线
D以上都不是
19.小科借助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当时发生日食的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图中的(
)
20.如图所示,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盛放汤料的“纸祸”,用酒精炉给“纸锅”中的汤料加热时,“纸锅”不易被烧坏。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汤料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B.“纸锅”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C.汤料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D.水汽化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锅”的着火点
21.液态氮(沸点为-196℃)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将液态氮倒入盛有奶浆的杯中,可以观察到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
B.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其温度保持不变
C.杯中的液态氮“沸腾”时,杯壁的温度升高
D.常温下,氮气一定呈气体状态
2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A、B两管内要装满水
B.
A、B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
A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3.图示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生产者
B.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则图示表示森林生态系统
24.有M、N两种物质,20℃时20克水最多溶解5克M,6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10克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
)
A.M>N
B.MC.M=N
D.无法比较
2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品体析出量来判断气温的大致变化。如将瓶子放置于20℃的坏境下,出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出现如图丙丁所示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外界温度最高的是丙图的环境
B.从图乙到图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图丙中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6.在科学无处不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北方的冬天,为了更好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__(选项“吸热”或“放热”)的原理,从而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2)今年五一期间,南方多地出现如图所示“日晕”现象。细心的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此现象是由于高空水蒸气形成小冰晶后,太阳光照射在小冰晶上分解形成七种色光,据此推测“日晕”现象的原理是_________。
27.根据如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我国的南水北调大型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填序号)。
(2)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_________环节(填序号)。
28.如图为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
(2)在草原上适度放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和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29.如图为教材中的两个活动,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甲实验中的现象是发出_________色火焰,同时有_________的气体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乙实验中反应前瓶底加入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30.土壤根据其中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比例的不同,其质地可以分为三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故保水性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2)花生因地下结荚,要求土质疏松,不喜潮湿,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俗称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则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__。
31.浙江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己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生殖。
(2)秋茄花开花后(如图乙)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A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重要的过程。
(3)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_________。
32.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小科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A内溶液的颜色呈_________色,烧杯C中_________(选项“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33.如图所示,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风力、昆虫等)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小敏了解到桃是进行异花传粉的植物,他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桃发生自花传粉,能否完成受精作用并形成果实和种子?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桃树上选取50朵桃花,将这些桃花分别用透气的透明袋包扎起来(袋内放置一支轻小的绒毛刷),其它桃花不做处理.
②当条件成熟时,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用绒毛刷轻轻触碰花药部位,然后再小心地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重复多次:
③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取_________的桃花进行包扎(选填“未开放的花”或“已开放的花”),对这些桃花进行包扎的目的是_________。
(2)选择50朵而不是1朵桃花进行包扎的目的是_________。
(3)如果桃树自花传粉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预测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4.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A~E),浸入水中24h,让其萌发。
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除去子叶。
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主要是有机物质量),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1)种子萌发前需要浸入水中24h,说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设置不除去子叶的组别是为了_________。
(3)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晚,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_________,这与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能将_________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有关。
3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成分的探究方案如图所示;将带有燃烧匙橡皮塞塞入U形管的右侧开口,待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后塞紧橡皮塞(U形管固定于水平装置上)。将U形管右侧液面以上部分5等分,并画好刻度线。利用放大镜将光线会聚在过量的白磷上。请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_________的体积分数。
(2)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本实验最大的好处及原因是_________。
(3)白磷引燃后,可观察到U形管右上方空间充满_________(填现象)。
(4)小科同学认为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你认为小科同学的想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36.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
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20
4
24
②
20
6
26
③
20
8
27.2
④
20
10
m
(1)表中m=_________;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氢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
请计算需加入水多少克?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B
C
D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D
D
B
D
C
A
D
21
22
23
24
25
B
A
C
D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计38分)
26.(1)凝固
放热
(2)光的色散
27.(1)⑤
(2)⑦
28.(1)太阳能
(2)自动调节
29.(1)蓝紫
刺激性气味
硫+氧气二氧化硫
(2)防止瓶底炸裂
30.(1)强
(2)砂土类
31.(1)有性
(2)传粉
受精
(3)适应
32.
红
下面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计24分)
33.(1)未开放的花
防止异花传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避免实验偶然性
(3)没有包扎的花形成果实和种子,包扎的花没有形成果实和种子
34.(1)(一定的)水分
(2)对照
(3)小
营养物质
35.(1)氧气
(2)减小因测量方法引起的实验误差;因为本实验过程一直在密闭空间内进行,避免了因点火等过程而引起的内外空气出入
(3)白烟
(4)不合理,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8分)
36.(1)27.2
(2分)
(2)③④
(2分)
(3)×100%=26.5%
(2分)
答:第三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4)m溶质=100g×20%=20g
m溶质=
=
400g
m水=400g-100g=300g
(2分)
答: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3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