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5 15: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包组领导
学习目标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重点】
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难点】
感悟寿镜吾先生形象。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寿镜吾先生外貌特征是怎样的?他有怎样的品格?

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内容是什么?
【课文导读】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 心理?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启蒙的地方,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哪些乐趣?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 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6.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达标检测】
阅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完成题目。
第一段描写,写出了( )
“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
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
表现了对书塾生活的厌恶。
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起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把有无限趣味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比着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文中有三句,把“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并列在一起是使用了 修辞方法。
(1)从结构上看,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 作用。
(2)第一段文字中用的修辞方法是 。
最后一段写到人在课堂上用纸糊的盔甲做游戏 、“画画儿”,这是为了说明:( ) A.作者从小热爱艺术。 B.说明上课爱玩。
4366259111378C.表现作者对封建教育的厌恶和对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的追求。
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憎恨是因为( )
他当时年纪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认为学习限制了他的自由。
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用戒尺、罚跪来对付学生,他很反感。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少年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古书堆中,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必须 改革旧的封建教学制度。
课后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 (体裁),选自 。作者鲁迅,原名 ,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 、 ,他写的小说集有 、 散文集有 。
给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
确凿(

菜畦(
) 宿儒(
) 倜傥( )(
)敛(

脑髓(

桑葚(
) 斑蟊(
) 攒在一起(

秕谷(

拗(

盔甲(
) 锡箔(
) 人声鼎沸(

缠络(

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 示不满。
“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 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是 和 的生活,用“从……到……”的形式,同时表明了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以 的变换为主。
二、阅读课文雪地捕鸟一段,完成题目
37673284494276
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
C.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比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排比)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三、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4.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1.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