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5 15: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内容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学时
学习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 体验 。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本文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
难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了解作者和《朝花夕拾》。
准确美观地抄写下列词语及读音
罕 hǎn 塾 shú 髓 suǐ 敛 liǎn 觅 mì
攒 cuán 箔 bó 蜕 tuì 确凿 quèzáo 菜畦 cài qí蟋蟀 xī shuài 竹筛 zhú shāi 秕谷 bǐ gǔ 缠络 chán luò鼎沸 dǐng feì
解释下列词语
长吟: 机关:
鉴赏: 宿儒:
同窗: 人迹罕至:
3.从课文的题目看,你认为课文的材料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应该分几 部分?
读过课文后,你最欣赏课文中哪三句话?在文中划出
预习中你有哪些疑惑?
二、预习展示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
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三、课堂自学
请从文中找出这两个部分的过渡段或句。划分段落时,你认为这个过渡段应分在哪一部分比较合适。?
第 9 段中对自己被送进私塾有多种猜测,这表明了作者对百草园具有怎样的感情?这又是为什么?
第 1 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哪个词?
百草园里有什么,让作者把它当成“乐园”呢?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仿句练习:
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 一句话。
四、交流展示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口头说说你童年时期听到过的最吸引你的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或你小时候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
学生任选一题作口头交流。同学评议。(评议要点: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
六、反馈检测
阅读课文第7、8段,完成下列题目:
⑴ 解释下列词语。
鉴赏:
秕谷:
⑵第7段详写了捕鸟的时间、 、 、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 。
⑶ 第7段的中心是( )。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B.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
C.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
⑷ 请用原文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 的原因。(不超过 11 个字)
⑸ 第八段回忆闰土父亲关于捕鸟的答话,对答话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捕鸟不能性急。
B.告诉“我”捕鸟要有耐心,要等鸟雀走到中间去。
C.闰土父亲的话启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启蒙教育,所以作者难以忘怀。
把课堂上的口头训练整理成一篇短文,收入《成长日记》中。
阅读《我的乐园》,回答文后题目:
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我的外婆家。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我又梦到了那座梅溪镇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经消磨了整个童年的那间“藤花书屋”,依旧没有改变一些样子,一种不知名的藤科植物,从窗槛外爬起来,带着那些绿得可爱的叶片,一直爬上了屋檐,窗外便好像张了一个绿色的帷幕;有时开出几条小小的淡红花来,更是美丽得叫人不忍离开。
春天,书屋前面花坛上的大理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 一丛丛,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一间新娘的洞房似的,一群群的蜜蜂, 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这些花上,不住地唱着颂歌。
书屋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竿竿的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响声, 仿佛它们在絮语着。当我们走进这林子去的时候,脚下踏着那永远照不着太阳光的泥土,软软地,真比踏着富人们厅堂上珍贵的地毯还舒服。夏天,我们常常摊下一条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读故事书,要是沉沉地睡去了,不妨来一次“午倦抛书昼梦长”。
墙外人家,尽有搭着瓜棚、豆架的,秋天到了,晚上明月如水,从那些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地送过络绎的歌声来,“沙沙!沙沙!……”很容易地,把我带进了甜蜜的梦中。
冬天是最寂寞不过的,但是,在这书屋的火炉边,我曾经和表姊妹们烤过山芋吃;在这书房外的一片大雪中,我们曾经张起一个竹篱,捉过麻雀玩。
一切的一切,在昨天晚上的梦中我又到过一次外婆家。
⑴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第二段的大意。
⑵ 用“藤花书屋”代指古老的屋子有什么含义?
⑶ 怎样理解“午倦抛书昼梦长”的意思?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 2 学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学习重难点
1.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
中的,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自由熟读三味书屋部分内容。
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断再现了私塾教育?
二、预习展示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
2.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三、课堂自学
你对三味书屋有什么印象?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又有什么样的印象?
先生真的很严厉吗?少年鲁迅感受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找到了哪些乐趣?
你认为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有什么异同?这两者之间 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作者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有什么联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揣摩语言,品味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并迁移运用。
①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动词: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学生自己填写,然后对照课文,品味其用词的准确)
②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模仿鲁迅先生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四、交流展示
教师选几位同学全班交流,看谁说得好。五、拓展延伸
体验与反思,畅谈童年之乐
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
结语: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 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
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 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以冲淡现实的不调和。我们从中不但可以捕捉鲁迅先生成长的足迹,体味他的一腔深情,而且还可学到他那高妙的写景叙事技巧。
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 让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六、反馈检测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 我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 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 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 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中勉强说着“打得好”。在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丝的蚕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在我额上吻了几吻。
1.这段文字重在表现(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野蛮。
2.看到“我”背不出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 强说“打得好”?对此,“我”是怎样认识的?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一)《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二)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 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三)三味书屋
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怀鉴(字镜吾)的寓所内第三间房,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改为“三味”。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载有“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太羹是不掺任何调料做的羹。以“太羹”之味来喻“诗书之味”,意谓读经诵诗,一般人觉得是枯燥无味的。但无味之中含着深味,即“寓至味于淡白”。 俎的本意是古代切肉的砧板或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这里是肉的代称。“史为杂俎”, 即说史书之味犹如摄取各种肉食所含之味那样丰富、博杂。醯是醋,醢是肉鱼等制成的酱, 均属调味品。醯醢并列,见其调味品种类甚多。寿家书屋“三味”之名可能据此而来。另外, “三味书屋”匾额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清·梁山舟书)下联与“诗书为之太羹”是一致的。寿镜吾的祖父将“三余书屋”的匾改为“三味书屋”,正是为了使它与书屋中的对联相一致。寿镜吾之子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中认为,“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个回忆与上文所说还是比较接近的。
鲁迅于1892年2月,即12岁那年到三味书屋读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住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读书。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6年。
三味书屋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三味书屋”的匾和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解放前
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解放初期,当年和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周梅卿、章祥耀、王福耀还活着。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 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斗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比较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其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早晨, 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批评,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逝世20年后的1956年盛夏,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因事到绍兴,参观三味书屋时,她特意看了鲁迅原来坐过的那张课桌。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北墙,由于光线较暗,许广平立即打开手电筒照亮,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早”字,一笔一画都刻得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