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5 09: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⑥诏:皇帝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急)? 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C.为魏郡太守(担任)? 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A.俄而雪骤? B.黄琬幼而慧
C.学而不思则罔? D.而深奇爱之
3.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
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
4.给下面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
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 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 (4)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2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 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解释加点词语。
①相委而去(   ) ②下车引之(   )
③及事讫(   ) ④须期乃入(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曰:“闻使君到,喜,故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理解。
①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记叙。?
②从甲、乙两文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15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②而掷去之。又尝③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②捉:捡、拾。③尝:曾经。④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⑴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⑵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
⑶华捉而掷去之_______________??⑷宁读书如故_______________ ?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甲】、【乙】两文,关联“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D 【点拨】“应”是“回答”的意思。
2.C
3.D
4.给下面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1)(白雪纷纷的样子)跟把盐撒到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2)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月初出来的样子。
(二)
6.(4分)(1)急 (2)大体 (3)曾经 (4)只、只是
7.(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三)
10.①舍弃,丢下 ②拉,牵拉 ③等到 ④才
11.①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②(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12.①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 描写
②(示例)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成人要为儿童做出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
[参考译文]
[乙]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达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个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迎接并参拜。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四)
13.(4分)(1)您的父亲(“尊”是敬词)。(2)回头看。(3)代词,代指金子。 (4)原来,从前。(每题1分)
14.(4分)(1)(友人)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至”“舍”1分,省略成分补充1分。“至”不能译作“来”或“过来”。)(2)管宁把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分坐”1分,“子”1分,“割席分坐”不译不给分。)
15.(3分)⑴以礼相待???⑵志同道合 ?(3)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一点得1分)
参考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来,(但是看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又扔了金子离开。两个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