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25 08: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必修1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2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选择题
1.(2010·山东烟台期中) 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解析:A、B、C三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答案:D
2.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遗传物质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而细胞的多种多样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3.(2009·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Ⅰ)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解析:A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B、C、D三选项正确。
答案:A
4.若以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选 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个体 种群 群落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解析:a、b、c三者的关系是系统层次依次由大到小相互包含的,而生态系统是由群落 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不同的种群组成群落,符合这一关系。
答案:C
5.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解析:单细胞生物其体内不含叶绿体而含叶绿素,说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同真核细胞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考查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答案:C
6.下列属于细胞的是(  )
A.胶原纤维 B.肌纤维
C.神经纤维 D.弹性纤维
解析:肌细胞呈纤维状又叫肌纤维。神经纤维是指神经细胞长的树突、轴突及外面的髓鞘,是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而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是非细胞的蛋白质成分。
答案:B
7.(常考易错题)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
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
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
D.细胞和病毒都有严整的结构
解析:病毒虽然无细胞结构,但它由蛋白质衣壳与核酸构成,病毒必须保持其结构完整性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病毒与细胞一样均有严整的结构。
答案:D
8.(2010·湖北百校联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共性的是(  )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解析:单细胞生物既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在原核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D
9.(2009·广东六校联考Ⅱ)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
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答案:A
10.(2010·山东枣庄模拟) 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  )
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
解析:玉米和变形虫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变形虫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原生质层。
答案:B
11.(2010·扬州调研) 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
解析:HIV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增殖;幽门螺杆菌通过分裂增殖,人体肿瘤细胞能恶性增殖;HIV中不含DNA;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人体肿瘤细胞是人体中病变的真核细胞;HIV不含核糖体。
答案:B
12.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它结构的大小,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
(  )
项目 最小的病毒 核糖体 支原体细胞 细菌细胞 动植物细胞 原生动物细胞
直径(微米) 0.02 0.025 0.1~0.2 1~2 20~30 数百~数千
                
A.0.02~0.2微米 B.0.1~2微米
C.1~2微米 D.0.1~数千微米
解析:表中支原体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最小为0.1微米,最大为2微米,因此原核细胞直径大小范围为0.1~2微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改编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
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 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巴尔 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细胞。HI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________。
(2)HIV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__为模板,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并
整合到被感染细胞的染色体上。
(3)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病毒→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找出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由于HIV变异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特点,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解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2)HIV侵入T淋巴细胞,将病毒RNA注入T淋巴细胞,其遗传物质的表达过程是:病毒RNADNARNA蛋白质。(3)HIV本身缺乏增殖所需的原料、能量、酶,必须在胞内寄生才能增殖,当艾滋病的病原体处于细胞外时,该病原体不能增殖。(4)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而病毒中并没有肽聚糖。(5)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异,即变异频率高,且变异是不定向的,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答案:(1)T淋巴 HIV没有细胞结构 (2)RNA 逆转录 HIV(自身)DNA (3)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故应先有细胞后出现病毒
(4)不能;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5)突变频率高、突变的不定向性
14.(原创题)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试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2)细胞在视野中排成一行,换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长度)为原来的4倍看到的细胞数应为原来的1/4。(3)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视野要有一定的亮度,但物像相对无色透明时,应尽量减少光线的进入,使视野相对暗一些,所以要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4)用一块洁净纱布擦试镜头是错误的,显微镜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试;载玻片上放入切片后没盖盖玻片,标本制作切片后一定要盖盖玻片。(5)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6)图示可知B为原核细胞,其余都为真核细胞,区分依据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图是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线粒体等细胞器,所以得到的膜是细胞膜。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D (4)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试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试镜头”;②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5)左上方 “q” (6)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
高考学习网(www.)
www.
来源:高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