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走进生命世界
一、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列举你观察到的生命现象。
二、生物的概念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三、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衣、食、住、行
分组学习
四、生物学成就
1、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由北魏官员贾思勰所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后,另一说为533年至544之间。书中正文分成10卷,92篇,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现已失传的汉晋重要农书,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
生物学成就
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我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生物学成就
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生物学成就
4、华佗与“五禽戏”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生物学成就
5、宋代的《洗冤录》
中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成书于公元124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司法检验书,比欧洲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医生的报告》意大利费德罗(Fortunato Fedele)著,刊于1598年,要早350余年。后来传到海外,有英、法、荷、德、朝鲜、日本、俄文等译本。
生物学成就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生物学成就
7、1965年,我国科学家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生物学成就
8、1981年,我国科学家合成核酸
生物学成就
1953年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9、
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
10、
生物学成就
生物学成就
1997年 威廉姆特和克隆羊-多莉
11、
克隆
克隆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
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12、
生物学成就
转基因技术
黑丝绒牵牛花
彩色牵牛花
荧光猪
金大米
蓝玫瑰
转基因猴—安迪
富含人乳铁蛋白山羊
转基因荧光猪(左)
转基因超级小鼠
转基因鲤鱼(上)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
转基因抗虫棉
苏云金杆菌体内产生一种毒蛋白,农作物害虫吃了会死亡,对人畜无任何害处。科学家将这种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内,使棉花有效抵抗害虫。不仅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改良品质的转基因作物
含高蛋白的转基因土豆
含乙肝疫苗的转基因番茄
转基因超级大南瓜
转入荧光素酶蛋白基因的发荧光烟草
基因诊断
检测出分子结构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
基因治疗
通过转换病人细胞中损坏了的基因或引入正常基因,遗传病得到根治。
这是4岁的美国小女孩--阿珊蒂。患有严重的复合免疫缺陷症,身体极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出生后一直生活在玻璃罩里。1990年9月14日,医生首次在临床上采用基因治疗这种遗传病。医生从阿珊蒂的体内取出白细胞,把正常基因插入白细胞中,然后把经过处理的细胞重新输送到阿珊蒂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在四个月时间内,阿珊蒂先后四次接受基因治疗,使病情得到根本的控制。现在,阿珊蒂已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女孩了。人类首次基因疗法获得成功。
体外细胞繁殖
13、
上海专家用体外细胞繁殖复制人耳获成功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曹谊林,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体外细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动物身上复制出人耳。这项重大成果的获得,为人体缺失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曹谊林于1993年开始“体外细胞繁殖复制人体器官”。他说,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人类可望在本世纪内将这项成果用于人体,并根据同一原理,通过体外细胞繁殖,复制出人体气管、肝脏、关节、肌腱、皮肤和人骨等器官。在治疗中,医务人员只要依据病人器官缺失状况,提取残余器官的少量正常组织进行体外细胞繁殖,就能获得患者所需的功能相同的器官。
14、核质杂交技术
将一种生物的细胞核移入另一种生物的去核卵中,让其结合并发育成为核质杂种的方法。
鲤鲫鱼,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研究所,用鲤鱼胚胎细胞的核取代了鲫鱼卵细胞的核,然后此细胞开始了类似受精卵一样的分裂,最后培育出带有“胡须”的“鲤鲫鱼”。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生物科学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最迅速、最热门的学科之一,美国科研队伍中有50%都在研究生物科学,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国家对于生物科学的投入非常多,因此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生物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近20年来世界科学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生命科学已经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从现在起到今后的10~15年内,一方面在微观层次上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发育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在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系统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复杂性等研究也在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微观与宏观、分析与综合、单个基因结构与整体功能、个体与群体等多方面的结合,生物科学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高峰。
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学专业就业前景广阔。现今,人口、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也都要依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的技术。可以说,生物学专业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生物科学的前景
祝大家学习进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