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专题十四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情解读
命题规律
考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影响交通点、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及商业网点的影响
考查频次
Ⅰ卷,5年0考
Ⅱ
卷,
5年
0
考
Ⅲ
卷,
4
年
0
考
Ⅰ
卷,
5
年
2
考
Ⅱ
卷,
5
年
1
考
Ⅲ
卷,
4
年
1
考
Ⅰ
卷,
5
年
0
考
Ⅱ
卷,
5
年
2
考
Ⅲ
卷,
4
年
0
考
考查难度
中等
中等
常考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4~12
分
非选择题,16
分
选择题,8
分
非选择题,22
分
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一些最新的交通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来考查交通区
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环境的影响等。命题背景来自生活实际,
试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
维等。
考点梳理
考点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基础导学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1
???
???
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2
???
???
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3
???
???
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4
???
???
、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5
???
???
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6
???
???
大,投资少,成本低
7
???
???
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8
???
???
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9
???
???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很大
10
???
???
运量
连续性
面积
机动灵活
运量
运量
速度
气象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
发展方向: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11
???
???
方向发展。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趋势
含义
例证
高速化
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强通过能力
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高速公路
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巨型油轮、巨型运矿船、重载列车和重载汽车等
专业化
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集装箱运输、油轮、运矿船、装卸机械化、管道运输
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按层次: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2.
交通运输网的影响因素:经济、12
???
???
、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社会
重难突破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
杂
的地
区,在
陡坡上修
成
“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
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
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
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项目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布局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对其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系统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适中的地方
3.交通运输方式合理选择
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效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
典例剖析
【例1】[2019年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
)
运输时效高
B.
单次运量大
C.
单位运价低
D.
绕行路程远
A
(2)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
)
完善交通网络
B.
做强能源产业
C.
改善环境质量
D.
增加就业岗位
D
[解析]
第(1)题,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故选A。
第(2)题,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D正确。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促进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C错误。
对点训练
[2020年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训练]小明与父亲在假期乘飞机去西安旅游,降落咸阳机场时,发现机场跑道上标有05数字,小明疑惑,遂问父亲何意?父曰,其数字表航向,民航规,正北为0°,以正北方向按照顺时针与飞机飞行方向的夹角除以10(四舍五入)所得数字即为跑道数字。咸阳机场拥有平行双跑道,下图为小明降落时的机场跑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图中咸阳机场的该跑道走向为(
???
???
)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东北—西南方向
D.
西北—东南方向
C
2.
咸阳机场拥有双跑道起降,其主要原因是(
???
???
)
A.
机场土地广阔,便于修建双跑道
B.
冬季易积雪结冰,规避打滑危险
C.
一年中风向多变,起降方向不定
D.
航班班次较多,增加运营能力
D
3.
受冬季雾天影响,咸阳机场在冬季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上安装雾天起降辅助系统,推测该跑道的编号为(
???
???
)
05
B.
12
C.
23
D.
30
A
第2题,双跑道的修建主要考虑的是运营需要,可能咸阳飞机起降较多,双跑道增加运营能力。机场土地广阔,便于修建双跑道不是其主要原因;双跑道是平行的,冬积雪结冰和起降方向在两条跑道上都是一样的。故选D。
第3题,咸阳机场的平行双跑道都是05编号,说明咸阳冬季风最可能为东北风,故冬季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编号应为05。故选A。
[解析]第1题,数字表航向,民航规,正北为0°,以正北方向按照顺时针与飞机飞行方向的夹角除以10(四舍五入)所得数字即为跑道数字,05表示正北方向按照顺时针偏50°,故为东北-西南方向。故选C。
考点二
交通运输变化对聚落及商业网点的影响
基础导学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沿13
???
???
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发展轴。
交通干线
2.
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表现
实例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14
???
???
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15
???
???
而发展缓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水路
淤塞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16
???
???
17
???
???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18
???
???
单一
小
大
2.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19
???
???
原则。
交通最优
(2)表现
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20
???
???
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影响集镇的繁荣和衰弱。
环路边缘
重难突破
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调整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家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电商、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2.商业网点区位的判断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务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布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物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而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典例剖析
【例2】[2019年全国Ⅱ卷]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1)~(2)题。
(1)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
???
)
A.
生产中心
B.
分拣中心
C.
销售中心
D.
质检中心
B
(2)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
)
A.
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
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
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D
[解析]
第(1)题,该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货运机场,是为了通过空运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在货运机场附近配建大型货物分拣中心,是为了迅速、准确地将货物按一定的方式分拣后集中起来,便于根据顾客的订单要求快速投递,B正确;快递公司是从事门对门物流活动的服务类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运输方式,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生产、销售和质检都不是快递公司的业务,A、C、D错误。
第(2)题,100多家企业在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利用快捷的空运,及时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手中,迅速响应客户需求,D正确,A错误;空运非但不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反而会增加交通运输成本,聚集在机场附近的各企业之间基本没有投入—产出的生产联系,B、C错误。
对点训练
[2020年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兰新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的修建在压缩城市间时空距离,提升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交通可达性,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下表是兰新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市最短到达时间(单位:分钟)。据此完成4~5题。
项目
始发站
乌鲁木齐
吐鲁番
哈密
嘉峪关
酒泉
张掖
西宁
海东
兰州
高铁开通后
乌鲁木齐
0
54
171
370
393
458
586
621
662
高铁开通前
兰州
1
112
1
027
802
439
387
335
162
124
0
4.
兰新高铁开通前后旅行时间缩短比重最大的是(
???
???
)
A.
兰州—海东段
B.
海东—西宁段
C.
嘉峪关—哈密段
D.
兰州—乌鲁木齐段
A
5.
兰新高铁开通对于沿线旅游收入增长带动最大的可能是(
???
???
)
A.
兰州
B.
西宁
C.
海东
D.
吐鲁番
D
[解析]第4题,由表可知,兰州—海东段高铁开通前用时124分钟,高铁开通后用时41分钟,缩短比重约为67%;海东—西宁段开通前用时38分钟,开通后用时35分钟,缩短比重约为8%;嘉峪关—哈密段开通前用时363分钟,开通后用时199分钟,缩短比重约为45%;兰州—乌鲁木齐段开通前用时1112分钟,开通后用时662分钟,缩短比重约为40%。因此,兰新高铁开通前后旅行时间缩短比重最大的是兰州—海东段。故选A。
第5题,兰新高铁的开通对于距离东部客源市场较远的地区且当地旅游资源条件好的城市带动作用较强,而吐鲁番旅游资源条件较好,高铁带动作用较强。故选D。
课时作业
[2020年3月山东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嘉陵江(见下图)河道弯曲,航行条件恶劣,经过近30年的综合开发,全江通航条件已极大改善。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广元市举行嘉陵江全江通航启航仪式,当天,某企业的
1
000吨货物首次“铁”转“水”,从广元市启程,将一路通江达海,经重庆转运至辽宁。读图,完成1~2题。
1.
该货物“铁”转“水”主要是因为水运(
???
???
)
运速快
B.
运价低
C.
运量大
D.
装卸方便
B
2.
推测该企业运送的货物最可能是(
???
???
)
粮食
B.
畜产品
C.
水产品
D.
矿产资源
D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运速度较慢,但运价低;水运运量大小和装卸方便与否与铁路相差不大。故选B。
第2题,广元位于四川,该地畜产品、水产品并不丰富;辽宁所在的东北地区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无需从外地大量运入粮食;从材料可知,运量较大,且运往辽宁,而辽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故该企业运送的货物最可能是矿产资源。故选D。
[2020年豫南九校联考]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东部地区较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017年1月,由中远海运集团启运的装载有我国集装箱的货运列车,经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顺利抵达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标志着连通我国与中欧地区货物联运的“中欧陆海快式联运”正式开通。据此完成3~4题。
3.
“中欧陆海快式联运”通道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
)
海运
B.
河运
C.
铁路
D.
公路
A
4.
与传统航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的明显优势是(
???
???
)
运输量增大
B.
运输时间缩短
C.
单位距离运输成本降低
D.
运输距离增大
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中欧陆海快式联运”通道主要经过西太平洋、北印度洋、红海及地中海,因此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运,A正确。
第4题,与传统航线相比,中欧陆海快线的运输距离明显缩短,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总成本降低,B正确;运输量与单位距离运输成本无法从材料获知。
[2020年山东潍坊期末]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如图)。近年来,国家开始修建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建成后能满足动车组开行。据此完成5~6题。
5.
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主要目的可能是(
???
???
)
不需新征土地
B.
提高列车速度
C.
避开高山峡谷
D.
利于勘探施工
D
6.
为达到复线上动车组开行的要求,需要(
???
???
)
截弯取直部分路段
B.
提高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C.
改建经过的公路段
D.
经过老成昆线上的所有城镇
A
[解析]第5题,修建铁路线需要新征土地;提高行车速度需要通过建造桥隧走直线;沿线高山峡谷多,难以避开;因之前已经勘探过,故而可以降低勘探成本。故选D。
第6题,动车组列车速度较快,开行需建造桥隧使线路截弯取直。其他选项均与动车组能否开行无必然关联。故选A。
[2020年山东济南高三期末]单轨铁路是铁路的一种,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单轨铁路爬行能力超强,路轨多为高架,主要应用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用来运载乘客。据此完成7~8题。
7.
与地铁相比,单轨铁路(
???
???
)
A.
建设成本高
B.
通行连续性差
C.
建设工期短
D.
主要用于城际交通
B
[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与地铁相比,单轨铁路架设于地面,因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故建设工期长,连续性较差,但是建设成本低,故A、C错误,B正确;地铁和单轨铁路都主要是城市内部交通联系,故D错误。
8.
重庆是我国最早开通单轨铁路的城市,主要是该城市(
???
???
)
A.
人口规模大
B.
地形较复杂
C.
云雾天气多
D.
地质灾害多
B
第8题,结合材料,由于单轨铁路爬坡能力超强,路轨多为高架,非常适合重庆市“山城”的特点,所以重庆市最早开行单轨铁路主要是因为城市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故B正确。
[2020年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特拉维夫—雅法濒临地中海,是以色列较大的城市之一。2019年4月16日,中国某公司为特拉维夫—雅法红线轻轨项目研制的首列列车在长春下线,这是我国100%低地板列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此列车车身为流线型设计,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使车身减重达60%。100%低地板列车(下图)无需站台乘降,一步即可上车,轨道可直接铺设在路面上或利用原来的有轨电车轨道。据此完成9~11题。
9.
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红线轻轨项目选择中国某公司100%低地板列车的原因不是(
???
???
)
A.
技术先进
B.
质量优
C.
安全性好
D.
造价低
A
10.
该列车车身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的目的是(
???
???
)
A.
降低制造成本
B.
提高安全性能
C.
延长使用年限
D.
降低运营成本
D
11.
为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红线轻轨项目设计的列车要考虑的运行环境是(
???
???
)
A.
高温
B.
干旱
C.
潮湿
D.
地形起伏大
A
第10题,由材料“该列车车身为流线型设计,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使车身减重达60%”可知,该列车车身采用多种新型材料的目的是降低能耗,降低列车运营成本。故选D。
第11题,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天气多,而列车运行有废热产生,因此为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红线轻轨项目设计的列车要考虑的运行环境是高温。干旱对列车运营没有影响;潮湿和地形起伏大不是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当地的特征。故选A。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以色列作为发达国家选用中国某公司的100%低地板列车,考虑的不是技术先不先进,而是项目性价比高低。中国某公司100%低地板列车具有造价低、质量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程度仍然有限。故选A。
[2020年山东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境内有一个4C级国内民用支线机场——河池金城江机场(与河池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为40km,位于见塘山,山下全部是坚硬页岩,只有一条跑道,长为2
200m,宽为45m,跑道长度相对其他机场要短,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危险的机场”,机场整体建在山顶上,海拔高达677m,是广西海拔最高的机场。此外,机场四周都是高300m的悬崖和深沟。读图,完成12~13题。
[解析]第12题,结合材料“跑道长度相对其他机场要短”,不利于飞机起降,②正确;“机场四周都是高300m的悬崖和深沟”,说明机场周边地势陡峭,用于起降的空间较小,④正确。故选C。
第13题,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不易汇集,选择修建在山顶不是以方便排水为主要目的,A错误。减少对城市的干扰,远离城市即可,不能体现题干中在山顶修建的要求,B错误。在山顶修建机场,可以实现节约土地的目的,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由题可知,广西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多山,少符合条件的平地建飞机场。而见塘山山下全部是坚硬页岩,地基稳固、山顶较平,D正确。
12.
该机场被誉为“中国最危险的机场”的主要原因有(
???
???
)
①机场古老,年久失修②跑道短,不利于飞机起降
③多暴雨,跑道湿滑④周边地势陡峭,起降空间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3.
该机场建于见塘山山顶的主要原因是(
???
???
)
A.
方便排水
B.
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C.
节约土地
D.
避开喀斯特地貌
D
[2020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三模拟]2019年1月1日,济南首条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筹建地铁二十年的“泉城”终于进入了地铁时代。读济南市地铁线路规划简图。完成14~15题。
14.
济南市现有的高铁枢纽站最可能位于图中(
???
???
)
①
B.
②
C.
③
D.
④
D
15.
济南首条地铁线选在城区“外围”的主要原因是(
???
???
)
①节约城市用地
②引导城市空间“西进”发展
③为保护泉水积累经验
④“外围”客流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B
[解析]第14题,高铁枢纽应有便捷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连接,从图中看,④规划的地铁线路最密集,建高铁枢纽便于换乘,高铁是新建的,一般位于城区的边缘地区,①②位于中心区,③处地铁线不密集,因而④是最有可能的。故选D。
第15题,地铁以后还是要往城区建设的,且地铁建设占用土地有限,所以建在外围并非出于节约城市用地,①错误。地铁线路延伸向城西,可引导城区空间“西进”,②正确。济南被称为“泉城”,地铁建设可能破坏城区泉水,首条地铁选在城区“外围”可为以后城区建设地铁保护泉水积累经验,③正确。外围客流量小于城区,④错误。故选B。
16.
[2020年山东潍坊高三年级期末]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是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
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图甲为兰新高铁线路图及沿线经过的站点,图乙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1)列举祁连山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
[答案]①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②以南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
(2)材料二图乙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答案]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三省区的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强区际联系,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和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的运输时间。
[解析]第(1)题,分析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河流、土壤、植被等方面来回答。依据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知,①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②以南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
第(2)题,多大风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压、局部小环境等方面来回答。从图形中可知,该地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冬季,陆地为冷高压,其中心在蒙古西伯利亚,距离此地不远,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第(3)题,审题知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回答,不要涉及自然方面的知识点。交通线路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致富与开发,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也有利于加强东西部间的联系。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三省区的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强区际联系,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和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的运输时间。
17.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次双基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沪高铁(如下图)2011年通车,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借助高铁优势,济南周边曲阜、泰安等城市因高铁的经停,交通可达性大大提升,旅游业热度不断提升。
材料二
随着京沪高铁的建成和运营,高铁新城不断涌现。京沪高铁的建设给沿线城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高铁新城或新区的规划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
(1)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采取全线封闭、优先以桥代路等方式的积极意义。
[答案]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方便沿线群众、车辆通行,减少对沿线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大限度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等。
(2)推断京沪铁路与京沪高铁路线基本一致的原因。
[答案]途经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巨大;京沪高铁专营客运、京沪铁路兼顾客货运,此布局可优化客、货运流的资源配置;共用原有基础设施和方便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高铁效益最大化等。
(3)据材料推测,高铁开通前后,泰安和曲阜旅游业发展对济南市依赖程度的变化。
[答案]依赖程度变小(降低)。高铁开通前:济南作为山东核心城市,交通通达性强,对周边泰安和曲阜的旅游流有很强的控制力,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高铁开通后:泰安和曲阜高铁经停,可达性大大提升,加之两地旅游资源等级高,对旅游流吸引力较强,其旅游业发展对济南市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解析](1)
第(1)题,本题解答应从“全线封闭”和“以桥代路”两方面考虑。高铁客运专线采取全线封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列车运行和沿线居民出行安全,“以桥代路”的积极意义主要包括:①加强路线平整度,②提高空间利用率,③增加路线笔直度,④降低混行风险,⑤减少天灾危害,⑥节约资金成本等。
(2)
第(2)题,交通线路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京沪铁路与京沪高铁路线基本一致的原因可从客流量市场、原有设施及管理成本、客货运资源配置等角度分析。
(3)
第(3)题,济南作为山东核心城市,交通通达性强,对周边泰安和曲阜的旅游流有很强的控制力,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据材料可知,泰安和曲阜旅游资源等级较高,旅游景点知名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但高铁开通前,因城市较小,停靠的列车车次较少,因此很多游客需经济南中转。高铁开通后,列车在曲阜、泰安等城市经停,交通可达性大大提升,因此其旅游业发展对济南的交通依赖程度大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