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湘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5 10:58:39

文档简介

2021年上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普通高中高二期末教学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
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这体现了
A.宗法制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
.先秦时期宗法制度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C.政治权力和物质财富的等级世袭D.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2.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
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及一继,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
.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3.《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
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
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强大超过君主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
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内阁,内阁首辅大臣成为新的宰相
5.有学者这样评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
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这说明
A.该宪法违背历史进步的潮流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法国民主共和制度徒有其表
D.妥协是推进民主的途径
6.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
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
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阁受到议会的反对,首相可以不予理睬
B.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
C.首相是由国王任命,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7.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
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共和制和议会B
.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君主制和议会制
8.下列关于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责任制内阁形成
②内阁成员要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
“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
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10.下图漫画发表于1912年上海《民权画报》。该漫画可用于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
C.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D.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11.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
就有312个。这反映出
A.中国出现政党政治局面B.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
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D.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
12.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
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
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
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13.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项措施,该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A.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C.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D.使北魏立足中原经济文化中心
14.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
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15.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的结局表明
A.改良主义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B.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C.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D.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16.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
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B.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
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
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
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
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
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
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
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
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
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摘选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
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材料三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
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
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
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
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
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
“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据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议”制度的得失。(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8
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
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
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
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
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汉武帝为提高皇权,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尚
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
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
材料三
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
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因三省
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
相。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王育济、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皇权的举措。(6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西汉中期到唐初宰相制度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参考答案
cCaa
6
D
)①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
统走向现代
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
材料
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
有益尝试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点


权与制衡原则
美国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维护美国的
为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失:通过朝
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在极端君主专制
度下其效能很有限
)作用:推动了建国初期政治制度的建设;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3)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
利益集团对权力的垄断;防止专
独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

影响:美国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
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9.(1)历程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宪政改革奠定了基础;1689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英国宪政的开始;1832年议会
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发
展;1969年《人民代表选举法》的颁布使
平等的普选制度真正确立起
)举措:要求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重用身边的侍从和助手参与政事(或组
成“中朝
(3)变化:宰相人数增多;宰相权力日益分割
影响ε有助于提髙决策的正确性:加强了君主专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