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潘径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潘径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13: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张天文)
单项选择(20小题,共40分):
( )1、统一是中国历史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A.三国 B.两晋 C.南北朝 D.隋唐
( )2、下列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凿于隋炀帝时期 B.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C.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D.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唐宗”,是指: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 )4、唐朝时期,如要接见吐蕃使者来唐访问,负责接待的部门是:
A.刑部 B.兵部 C.礼部 D.吏部
( ) 5、史学家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统治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贞观遗风
( )7、唐朝科举考试最受人们推崇的科目是:
A.明经 B.算术 C.进士 D.诗赋
( )8、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秦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 )9、唐朝时期,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单于 B.赞普 C.可汗 D.皇帝
( )10、古代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主要是向哪一国家学习:
A.朝鲜 B.隋唐时期的中国 C.美国 D.英国
( )11、你若要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西亚的有关历史,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A.《论语》 B. 《史记》 C. 《大唐西域记》 D. 《资治通鉴》
( )12、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末“印纸” B.李白的诗 C.杜甫的诗 D.《金刚经》
( )13、歌词“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仙人留”。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鲁班 B.李春 C.李冰 D.僧一行
( )14、如果你要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可以查阅:
A.《霓裳羽衣舞》 B.杜甫的诗 C.《秦王破阵乐》 D.李白的诗
( )15、敦煌莫高窟的泥塑与壁画主要反映的是:
A.佛教故事 B.西域各族生活 C.帝王显贵的生活 D.平民生活
( )16、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结果是: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③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宋辽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7、常年生活在辽国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难顾之心“,主要原因是:
A.辽国的富有 B.辽国推行汉法 C.辽统治者的恩惠 D.汉族长期的抗争
( )18、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靖康之变 B.郾城大捷 C.岳飞遇害 D.宋金和议
( )19、“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哪个流域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仓: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 )20、中国最早使用纸币的地区是:
A.福建 B.四川 C.广州 D.上海
辨析题(3小题,共18分):
21、商鞅变法后,秦国按照世袭制授予爵位。唐朝时期,读书人若要成为政府官员,主要是通过军功授爵。(6分)
错误: 。
理由: 。
错误: 。
理由: 。
22、西汉张骞出使天竺求佛经,唐朝玄奘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6分)
错误: 。
理由: 。
错误: 。
理由: 。
2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6分)
错误: 。
理由: 。
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22分):
24、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材料一中“此河”是指哪一条河流?(2分)
隋朝的灭亡与“此河”有关吗?为什么?(3分)
材料一中的“禹”指谁?与他相关的历史事迹是什么?(3分)
材料二中“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2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元初年,为“革去弊讹”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5、材料一: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
图1 图2
(1)图1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里?(3分)
(2)图2为何物?是在哪里出土的?(3分)
(3)分别说出图1、图2的历史价值。(4分)
综合题(小题,共20分):
26、阅读下列关于唐朝民族关系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 )(1)下列建筑不是反映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是(2分):
A.大昭寺 B.千寻塔
C.赵州桥 D.会盟碑
(2)下图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情景?(2分)
(3)图中反映了怎样的民族关系?(2分)
(4)你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如何评价的?(2分)
27、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哪里?(2分)
(2)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哪里?(2分)
(3)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8、(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中“朝廷”是指哪个朝代?(2分)
结合所学知识,两朝订立了什么和议?(2分)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