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件 (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2.1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件 (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05 18: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想一想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放大镜
除了显微镜外,常用的探究工具还有哪些?
刀片、烧杯、酒精灯、培养皿、滴管、试管、镊子、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
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烧杯——可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
滴瓶——可用来盛放少量实验试剂
注意
使用实验器具进行生物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有哪些结构?你能识别吗?
显微镜的各个机构的功能是什么?
11
⑧镜臂(连接)
⑦压片夹(夹持玻片标本)
③反光镜(发射光线)
②镜柱(支持)
①镜座(支持)
⑩转换器(转换镜头)
⑨物镜(观察)
⑥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⑤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④通光孔(通过光线)
11 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
12 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
13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14 目镜(观察)
植物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实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表皮为例)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它展平。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7.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
动物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实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清除口腔异物)的口腔(内壁)上轻轻刮一下.
4、把牙签上富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搅拌)一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7.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显微镜的使用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21-23,思考:
1.显微镜的使用分几大步?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2、对光
转动    ,选_____   物镜对准通光孔。
   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转动   ,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转换器
低倍
右眼
反光镜
3、观察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先   镜筒,使
   接近标本。
★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通光孔
下降
物镜
再注视  镜,  镜筒,直到看清物像。

下降
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再把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4、整理
提升镜筒,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转到  ,取下玻片标本,将镜筒下降到   ,并将反光镜垂直于地面,放入显微镜箱。
前面
最低位置
基本知识: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操作中,错误的使
用方法是( )
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1、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的结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液泡等。
亚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的结构,如病毒、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膜的厚度 ,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有机物。
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成像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
因此,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且厚薄均匀的,这样光线才能透过材料。(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就是由于材料厚薄不均匀导致的)
颜色浅的材料使用暗视野观察,颜色深的材料使用亮视野观察。
3、目镜与物镜
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长,离载物台越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X目镜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比较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玻
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
⑶视野最明亮的是 ( )
⑷视野最暗的是 ( )
A.目镜16×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D
C
C
D
5、显微镜放大的是观察物的长或宽,不是长度和宽度,也不是面积。
在显微镜中,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256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___;若这256个细胞是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能看到___细胞。
6、显微镜成像特点:实物与虚象的关系是旋转180°,因此偏向哪儿往哪儿移。
A.b
B.d
C.q
D.p
在显微镜下看,字母“p”是(  )
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细胞的细胞质按顺时针流动则细胞的细胞质实际流动情况是(  )
A、顺时针 B、逆时针
C 、无规则 D、不确定
栏目链接
7、查污
8、辨别气泡和细胞
气泡的一圈有很粗的黑边,中间光亮透明,用镊子轻轻得压住一个盖玻片可以改变形状,并且会移动位置。而细胞可以观察到有具体的结构和内容物,如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是立体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看到它的不同层面。
9、如果显微镜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是因为反光镜没有调节好;如果视野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那是切片做的厚薄不均造成的。
10、高倍显微镜两大基本原则
(1)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由于高倍镜视野小,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先需要先用低倍镜寻找因为低倍镜视野大容易寻找。再用高倍镜观察,因为高倍镜放的更大,观察的更清楚。
(2)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所以使用细准焦螺旋。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或者损坏镜头。
1.制作临时装片时,取了材料再滴清水,还是滴了清水再取材料?
先滴清水再取材料
2.在观察前,要先对光,需要转动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于对光的物镜应该是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
低倍物镜
想一想
3.对光再放玻片标本,还是放了玻片标本再对光?
先对光,再放标本
4.看到细胞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在转高倍之前,要把这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向左上方移动
想一想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5×,物镜 40×
C.目镜 10×,物镜 10×
D.目镜 10×,物镜 40×
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b B. d C. q D. p
A
D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4.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C
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6.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