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桥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桥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17 14:22:40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桥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复数 ,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  )
A.2 B.2 C.3 D.3
【答案】C
【知识点】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 =3﹣3i,
∴|z|= =3 ,
故选: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性质求出z,从而求出z的模.
2.(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集合A={x|x2<4},B={﹣1,0,1,2,3},则A∩B=(  )
A.{0,1} B.{0,1,2}
C.{﹣1,0,1} D.{﹣1,0,1,2}
【答案】C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A={x|x2<4}={x|﹣2<x<2},
B={﹣1,0,1,2,3},
则A∩B={﹣1,0,1},
故选:C.
【分析】求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B的交集即可.
3.(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命题“ x∈R,ex﹣x﹣1<0”的否定是(  )
A. x∈R,ex﹣x﹣1≥0 B. x∈R,ex﹣x﹣1>0
C. x∈R,ex﹣x﹣1>0 D. x∈R,ex﹣x﹣1≥0
【答案】D
【知识点】命题的否定
【解析】【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所以,命题:“ x∈R,e2﹣x﹣1<0”的否定是 x∈R,e2﹣x﹣1≥0;
故选:D
【分析】直接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4.(2016高二上·宁阳期中)在△ABC中,若AB= ,BC=3,∠C=120°,则AC=(  )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若AB= ,BC=3,∠C=120°,
AB2=BC2+AC2﹣2AC BCcosC,
可得:13=9+AC2+3AC,
解得AC=1或AC=﹣4(舍去).
故选:A.
【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5.(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中, ,则a7=(  )
A.2 B.4 C.6 D.8
【答案】C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由等差数列性质,即为6a7﹣a72=0,
∵等差数列{an}各项不为零,
∴a7=6,
故选:C.
【分析】结合等差数列性质,由已知,即可解出a7=6.
6.(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40+π B.40+2π C.40+3π D.40+4π
【答案】B
【知识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解析】【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上下列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长方体.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2π×1×1+2×(2×2+2×4×2)=40+2π.
故选:B.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上下列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长方体.
7.(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阅读如图的程序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
A.2 B.4 C.6 D.8
【答案】B
【知识点】程序框图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判断后:不满足条件,S=2×4=8,n=2,i>4,
第二次判断不满足条件n>3:
第三次判断满足条件:S>6,此时计算S=8﹣6=2,n=3,
第四次判断n>3不满足条件,
第五次判断S>6不满足条件,S=4.n=4,
第六次判断满足条件n>3,
故输出S=4,
故选:B.
【分析】根据程序进行顺次模拟计算即可.
8.(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2,﹣1)和坐标满足 的动点M(x,y),则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答案】B
【知识点】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解答】解:通解因为z= ,则z=2x﹣y,根据线性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目标函数
z=2x﹣y 的图象与直线y=2x 平行,由可行域知,当直线y=2x﹣z 经过点(2,﹣1)时,目标函数可以取到最大
值5.
法2.最优解由约束条件确定的可行域为三角形,其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 , ),(2,﹣1),
则由z= ,得z=2x﹣y 过点(2,﹣1)时取到最大值5.
故选:B.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计算z根据z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
9.(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若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解答】解: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可得y=2sin[2(x+ )+ ]=2sin(2x+ )的图象,
令2x+ =kπ+ ,求得x= + ,k∈Z,故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方程得x= + ,k∈Z,
故选:A.
【分析】利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属于基础题.
10.(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3 ,AP与CD交于点E,若 =m +n ,则m﹣n=(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

∴BP=3CP;
∴AB=3CE=CD;
∴ ;
∴ ;
∴∴
又 ;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 ;
∴ .
故选D.
【分析】可以画出图形,根据条件 ,从而根据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便可得到 ,这样可以求出向量 ,这样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便可得出m﹣n的值.
11.(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点A(3,2)在抛物线开口内,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当△APF的周长最小时,△APF的面积为1,则|PF|=(  )
A.1 B. C.2 D.
【答案】D
【知识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
∴△APF的周长最小,|PA|+|PF|取得最小值,即求|PA|+|PD|取得最小
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
设P(x,2),则
∵△APF的面积为1,
∴ =1,
∴x=2,
∴P(2,2).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p=1,
∴|PF|=2+ = .
故选:D.
【分析】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进而把问题转化为求|PA|+|PD|取得最小,推断出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利用△APF的面积为1,求出P的坐标,答案可得.
12.(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数列{an}满足a1=1,an an﹣1+2an﹣an﹣1=0(n≥2),则使得ak> 的最大正整数k为(  )
A.5 B.7 C.8 D.10
【答案】D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an an﹣1+2an﹣an﹣1=0(n≥2),变形为: = +1,变形为 =1=2 ,
∴数列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2,公比为2.
∴ +1=2n,
∴an= ,
又a10= = ,
a11= = ,
故选:D.
【分析】由an an﹣1+2an﹣an﹣1=0(n≥2),变形为: = +1,变形为 =1=2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二、填空题:
13.(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曲线y=ex+3x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   .
【答案】y=4x+1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解答】解:∵y=ex+3x,
∴y′=ex+3,
∴曲线y=ex+3x在x=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4,
∴曲线y=ex+3x在点x=0处的切线的方程为:y﹣1=4x,即y=4x+1.
故答案为y=4x+1.
【分析】欲求在x=0处的切线的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x=0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
14.(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 ,则sin2α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解析】【解答】解:∵已知 ,即 sinα+cosα= ,
平方可得1+2sinαcosα=1+sin2α= = ,则sin2α=﹣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求得sin2α的值.
15.(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 ,且 ,则 与 的夹角大小为   .
【答案】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 ,
∴ ﹣2 + =3 +3 +6 ,
∵ ,∴ =﹣ =﹣ ,
∴cos< >= =﹣ ,
∴ 与 的夹角大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对 两边平方,得出 与 的关系,代入夹角公式计算即可.
16.(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点P是圆x2+y2+2x﹣3=0上任意一点,则点P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答案】
【知识点】几何概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圆x2+y2+2x﹣3=0的圆心(﹣1,0),半径为2,
圆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弧长为: ×2.
圆的周长为:4π,
所以点P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 .
【分析】求出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的弧长,利用几何概型求出概率即可.
三、解答题:
17.(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动圆P:(x﹣a)2+(y﹣b)2=r2(r>0)被y轴所截的弦长为2,被x轴分成两段弧,且弧长之比等于 (其中P(a,b)为圆心,O为坐标原点).
(1)求a,b所满足的关系式;
(2)点P在直线x﹣2y=0上的投影为A,求事件“在圆P内随机地投入一点,使这一点恰好在△POA内”的概率的最大值.
【答案】(1)解:如图所示,设圆P被y轴所截的弦为EF,与x轴相较于C,D两点,
过点P作PM⊥EF,垂足为M,连接PE,由垂径定理可得|EM|=1,在Rt△EMP中,r2=1+a2.①
∵被x轴分成两段弧,且弧长之比等于 ,设 为劣弧,∴∠CPD=90°,
过点P作PN⊥x轴,垂足无N,连接PD,PC,则Rt△P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r2=2b2.②
联立①②消去r可得:2b2=1+a2,即为a,b所满足的关系式.
(2)解:点P到直线x﹣2y=0的距离|PA|= =d,
∵PA⊥OA,∴|OA|= = ,
∴S△OAP= = ,
∴事件“在圆P内随机地投入一点,使这一点恰好在△POA内”的概率P= =
= ,当且仅当d2=r2﹣d2,即 ,解得
∴P的最大值为
【知识点】几何概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先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几何概率的计算公式得出概率,进而利用导数求得其最大值.
18.(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圆心C(1,2),且经过点(0,1)
(Ⅰ)写出圆C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P(2,﹣1)作圆C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及切线的长.
【答案】解(Ⅰ)∵圆心C(1,2),且经过点(0,1)
圆C的半径 ,
∴圆C的标准方程:(x﹣1)2+(y﹣2)2=2,
(Ⅱ)设过点P(2,﹣1)的切线方程为y+1=k(x﹣2),
即kx﹣y﹣2k﹣1=0,有: ,
∴k2﹣6k﹣7=0,解得k=7或k=﹣1,
∴所求切线的方程为7x﹣y﹣15=0或x+y﹣1=0,
由圆的性质可知: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
【解析】【分析】(Ⅰ)求出圆的半径,即可写出圆C的标准方程;(Ⅱ)利用点斜式设出过点P(2,﹣1)作圆C的切线方程,通过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切线的斜率,然后求出方程,通过切线的长、半径以及圆心与P点的距离满足勾股定理,求出切线长.
19.(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圆C:x2+(y﹣1)2=5,直线l:mx﹣y+1﹣m=0.
(Ⅰ)求证: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Ⅱ)设l与圆C交与不同两点A、B,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Ⅲ)若定点P(1,1)分弦AB为 = ,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
【答案】(Ⅰ)证明:圆C:x2+(y﹣1)2=5,可得圆心C(0,1),半径为 .
∴圆心C到直线l:mx﹣y+1﹣m=0的距离d= ≤ = .
∴直线l与圆C相交,即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Ⅱ)解:当M与P不重合时,连接CM、CP,则CM⊥MP,
∴|CM|2+|MP|2=|CP|2,
设M(x,y)(x≠1),则x2+(y﹣1)2+(x﹣1)2+(y﹣1)2=1,
化简得:x2+y2﹣x﹣2y+1=0(x≠1),
当M与P重合时,x=y=1也满足上式.
故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是x2+y2﹣x﹣2y+1=0.
(Ⅲ)解:设A(x1,y1),B(x2,y2),由 = ,得 = ,
∴ ,化简的x2=3﹣2x1…①
又 消去y得(1+m2)x2﹣2m2x+m2﹣5=0…(*)
∴ …②
由①②解得 ,代入(*)式解得m=±1,
∴直线l的方程为x﹣y=0或x+y﹣2=0.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Ⅰ)圆C:x2+(y﹣1)2=5,可得圆心C(0,1),半径为 .求出圆心C到直线l:mx﹣y+1﹣m=0的距离d;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比较d与半径的关系即可得出.(Ⅱ)当M与P不重合时,连接CM、CP,则CM⊥MP,利用勾股定理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Ⅲ)设A(x1,y1),B(x2,y2),由 = ,得 = ,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去y得(1+m2)x2﹣2m2x+m2﹣5=0,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
20.(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某校高三年级在高校自主招生期间,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按“百分制”折算并排序,选出前300名学生,并对这300名学生按成绩分组,第一组[75,80),第二组[80,85),第三组[85,90),第四组[90,95),第五组[95,100],如图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其中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Ⅰ)请在图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若B大学决定在成绩高的第4,5组中用
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学生,并且分成2组,每组3人
进行面试,求95分(包括95分)以上的同学被分在同一个小组的概率.
【答案】解:(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第五组为:0.02×5×300=30人,
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以次是一个以30为首项,总和为300的等差数列,
∴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以次是30人,45人,60人,75人,90人.
∴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Ⅱ)第四组中抽取人数: 人,
第五组中抽取人数: 人,
∴两组共6人;
设第四组抽取的四人为A1,A2,A3,A4,第五组抽取的2人为B1,B2,
这六人分成两组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B1,B2在同一小组:(A1,A2,A3),(A4,B1,B2);(A1,A2,A4),(A3,B1,B2);
(A1,A3,A4),(A2,B1,B2);(A2,A3,A4),(A1,B1,B2),共有4种可能结果;
情况二:B1,B2不在同一小组:(B1,A1,A2),(B2,A3,A4);(B1,A1,A3),(B2,A2,A4);
(B1,A1,A4),(B2,A2,A3);(B1,A2,A3),(B2,A1,A4);
(B1,A2,A4),(B2,A1,A3);(B1,A3,A4),(B2,A1,A2),共有6种可能结果;
两种情况总共10种可能结果,
∴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为 .
(另解: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为 ).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分析】(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第五组的数据,再根据题意求出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数据来,由此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Ⅱ)根据分层抽样求出从第四、五组中抽取人数,组成样本,用列举法列出这六人分成两组的基本事件数,求出第五组中的2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即可.
(另解:用排列与组合的方法求出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也可).
1 / 1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桥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复数 ,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  )
A.2 B.2 C.3 D.3
2.(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集合A={x|x2<4},B={﹣1,0,1,2,3},则A∩B=(  )
A.{0,1} B.{0,1,2}
C.{﹣1,0,1} D.{﹣1,0,1,2}
3.(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命题“ x∈R,ex﹣x﹣1<0”的否定是(  )
A. x∈R,ex﹣x﹣1≥0 B. x∈R,ex﹣x﹣1>0
C. x∈R,ex﹣x﹣1>0 D. x∈R,ex﹣x﹣1≥0
4.(2016高二上·宁阳期中)在△ABC中,若AB= ,BC=3,∠C=120°,则AC=(  )
A.1 B.2 C.3 D.4
5.(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中, ,则a7=(  )
A.2 B.4 C.6 D.8
6.(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40+π B.40+2π C.40+3π D.40+4π
7.(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阅读如图的程序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
A.2 B.4 C.6 D.8
8.(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2,﹣1)和坐标满足 的动点M(x,y),则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9.(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若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B.
C. D.
10.(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3 ,AP与CD交于点E,若 =m +n ,则m﹣n=(  )
A.﹣ B. C.﹣ D.
11.(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点A(3,2)在抛物线开口内,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当△APF的周长最小时,△APF的面积为1,则|PF|=(  )
A.1 B. C.2 D.
12.(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数列{an}满足a1=1,an an﹣1+2an﹣an﹣1=0(n≥2),则使得ak> 的最大正整数k为(  )
A.5 B.7 C.8 D.10
二、填空题:
13.(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曲线y=ex+3x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   .
14.(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 ,则sin2α的值为   .
15.(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 ,且 ,则 与 的夹角大小为   .
16.(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点P是圆x2+y2+2x﹣3=0上任意一点,则点P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三、解答题:
17.(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动圆P:(x﹣a)2+(y﹣b)2=r2(r>0)被y轴所截的弦长为2,被x轴分成两段弧,且弧长之比等于 (其中P(a,b)为圆心,O为坐标原点).
(1)求a,b所满足的关系式;
(2)点P在直线x﹣2y=0上的投影为A,求事件“在圆P内随机地投入一点,使这一点恰好在△POA内”的概率的最大值.
18.(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圆心C(1,2),且经过点(0,1)
(Ⅰ)写出圆C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P(2,﹣1)作圆C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及切线的长.
19.(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已知圆C:x2+(y﹣1)2=5,直线l:mx﹣y+1﹣m=0.
(Ⅰ)求证: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Ⅱ)设l与圆C交与不同两点A、B,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Ⅲ)若定点P(1,1)分弦AB为 = ,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
20.(2016高一下·揭西开学考)某校高三年级在高校自主招生期间,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按“百分制”折算并排序,选出前300名学生,并对这300名学生按成绩分组,第一组[75,80),第二组[80,85),第三组[85,90),第四组[90,95),第五组[95,100],如图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其中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Ⅰ)请在图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若B大学决定在成绩高的第4,5组中用
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学生,并且分成2组,每组3人
进行面试,求95分(包括95分)以上的同学被分在同一个小组的概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 =3﹣3i,
∴|z|= =3 ,
故选: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性质求出z,从而求出z的模.
2.【答案】C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A={x|x2<4}={x|﹣2<x<2},
B={﹣1,0,1,2,3},
则A∩B={﹣1,0,1},
故选:C.
【分析】求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B的交集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命题的否定
【解析】【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所以,命题:“ x∈R,e2﹣x﹣1<0”的否定是 x∈R,e2﹣x﹣1≥0;
故选:D
【分析】直接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若AB= ,BC=3,∠C=120°,
AB2=BC2+AC2﹣2AC BCcosC,
可得:13=9+AC2+3AC,
解得AC=1或AC=﹣4(舍去).
故选:A.
【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由等差数列性质,即为6a7﹣a72=0,
∵等差数列{an}各项不为零,
∴a7=6,
故选:C.
【分析】结合等差数列性质,由已知,即可解出a7=6.
6.【答案】B
【知识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解析】【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上下列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长方体.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2π×1×1+2×(2×2+2×4×2)=40+2π.
故选:B.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上下列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圆柱,下面是一个长方体.
7.【答案】B
【知识点】程序框图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判断后:不满足条件,S=2×4=8,n=2,i>4,
第二次判断不满足条件n>3:
第三次判断满足条件:S>6,此时计算S=8﹣6=2,n=3,
第四次判断n>3不满足条件,
第五次判断S>6不满足条件,S=4.n=4,
第六次判断满足条件n>3,
故输出S=4,
故选:B.
【分析】根据程序进行顺次模拟计算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解答】解:通解因为z= ,则z=2x﹣y,根据线性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目标函数
z=2x﹣y 的图象与直线y=2x 平行,由可行域知,当直线y=2x﹣z 经过点(2,﹣1)时,目标函数可以取到最大
值5.
法2.最优解由约束条件确定的可行域为三角形,其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 , ),(2,﹣1),
则由z= ,得z=2x﹣y 过点(2,﹣1)时取到最大值5.
故选:B.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计算z根据z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解答】解: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可得y=2sin[2(x+ )+ ]=2sin(2x+ )的图象,
令2x+ =kπ+ ,求得x= + ,k∈Z,故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方程得x= + ,k∈Z,
故选:A.
【分析】利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属于基础题.
10.【答案】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

∴BP=3CP;
∴AB=3CE=CD;
∴ ;
∴ ;
∴∴
又 ;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 ;
∴ .
故选D.
【分析】可以画出图形,根据条件 ,从而根据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便可得到 ,这样可以求出向量 ,这样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便可得出m﹣n的值.
11.【答案】D
【知识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
∴△APF的周长最小,|PA|+|PF|取得最小值,即求|PA|+|PD|取得最小
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
设P(x,2),则
∵△APF的面积为1,
∴ =1,
∴x=2,
∴P(2,2).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p=1,
∴|PF|=2+ = .
故选:D.
【分析】设点P在准线上的射影为D,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D|进而把问题转化为求|PA|+|PD|取得最小,推断出当D,P,A三点共线时|PA|+|PD|最小,利用△APF的面积为1,求出P的坐标,答案可得.
12.【答案】D
【知识点】数列的递推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an an﹣1+2an﹣an﹣1=0(n≥2),变形为: = +1,变形为 =1=2 ,
∴数列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2,公比为2.
∴ +1=2n,
∴an= ,
又a10= = ,
a11= = ,
故选:D.
【分析】由an an﹣1+2an﹣an﹣1=0(n≥2),变形为: = +1,变形为 =1=2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13.【答案】y=4x+1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解答】解:∵y=ex+3x,
∴y′=ex+3,
∴曲线y=ex+3x在x=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4,
∴曲线y=ex+3x在点x=0处的切线的方程为:y﹣1=4x,即y=4x+1.
故答案为y=4x+1.
【分析】欲求在x=0处的切线的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x=0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
14.【答案】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解析】【解答】解:∵已知 ,即 sinα+cosα= ,
平方可得1+2sinαcosα=1+sin2α= = ,则sin2α=﹣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求得sin2α的值.
15.【答案】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 ,
∴ ﹣2 + =3 +3 +6 ,
∵ ,∴ =﹣ =﹣ ,
∴cos< >= =﹣ ,
∴ 与 的夹角大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对 两边平方,得出 与 的关系,代入夹角公式计算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几何概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圆x2+y2+2x﹣3=0的圆心(﹣1,0),半径为2,
圆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弧长为: ×2.
圆的周长为:4π,
所以点P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 .
【分析】求出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的弧长,利用几何概型求出概率即可.
17.【答案】(1)解:如图所示,设圆P被y轴所截的弦为EF,与x轴相较于C,D两点,
过点P作PM⊥EF,垂足为M,连接PE,由垂径定理可得|EM|=1,在Rt△EMP中,r2=1+a2.①
∵被x轴分成两段弧,且弧长之比等于 ,设 为劣弧,∴∠CPD=90°,
过点P作PN⊥x轴,垂足无N,连接PD,PC,则Rt△P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r2=2b2.②
联立①②消去r可得:2b2=1+a2,即为a,b所满足的关系式.
(2)解:点P到直线x﹣2y=0的距离|PA|= =d,
∵PA⊥OA,∴|OA|= = ,
∴S△OAP= = ,
∴事件“在圆P内随机地投入一点,使这一点恰好在△POA内”的概率P= =
= ,当且仅当d2=r2﹣d2,即 ,解得
∴P的最大值为
【知识点】几何概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先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几何概率的计算公式得出概率,进而利用导数求得其最大值.
18.【答案】解(Ⅰ)∵圆心C(1,2),且经过点(0,1)
圆C的半径 ,
∴圆C的标准方程:(x﹣1)2+(y﹣2)2=2,
(Ⅱ)设过点P(2,﹣1)的切线方程为y+1=k(x﹣2),
即kx﹣y﹣2k﹣1=0,有: ,
∴k2﹣6k﹣7=0,解得k=7或k=﹣1,
∴所求切线的方程为7x﹣y﹣15=0或x+y﹣1=0,
由圆的性质可知: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
【解析】【分析】(Ⅰ)求出圆的半径,即可写出圆C的标准方程;(Ⅱ)利用点斜式设出过点P(2,﹣1)作圆C的切线方程,通过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切线的斜率,然后求出方程,通过切线的长、半径以及圆心与P点的距离满足勾股定理,求出切线长.
19.【答案】(Ⅰ)证明:圆C:x2+(y﹣1)2=5,可得圆心C(0,1),半径为 .
∴圆心C到直线l:mx﹣y+1﹣m=0的距离d= ≤ = .
∴直线l与圆C相交,即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Ⅱ)解:当M与P不重合时,连接CM、CP,则CM⊥MP,
∴|CM|2+|MP|2=|CP|2,
设M(x,y)(x≠1),则x2+(y﹣1)2+(x﹣1)2+(y﹣1)2=1,
化简得:x2+y2﹣x﹣2y+1=0(x≠1),
当M与P重合时,x=y=1也满足上式.
故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是x2+y2﹣x﹣2y+1=0.
(Ⅲ)解:设A(x1,y1),B(x2,y2),由 = ,得 = ,
∴ ,化简的x2=3﹣2x1…①
又 消去y得(1+m2)x2﹣2m2x+m2﹣5=0…(*)
∴ …②
由①②解得 ,代入(*)式解得m=±1,
∴直线l的方程为x﹣y=0或x+y﹣2=0.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Ⅰ)圆C:x2+(y﹣1)2=5,可得圆心C(0,1),半径为 .求出圆心C到直线l:mx﹣y+1﹣m=0的距离d;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比较d与半径的关系即可得出.(Ⅱ)当M与P不重合时,连接CM、CP,则CM⊥MP,利用勾股定理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Ⅲ)设A(x1,y1),B(x2,y2),由 = ,得 = ,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去y得(1+m2)x2﹣2m2x+m2﹣5=0,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
20.【答案】解:(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第五组为:0.02×5×300=30人,
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以次是一个以30为首项,总和为300的等差数列,
∴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以次是30人,45人,60人,75人,90人.
∴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Ⅱ)第四组中抽取人数: 人,
第五组中抽取人数: 人,
∴两组共6人;
设第四组抽取的四人为A1,A2,A3,A4,第五组抽取的2人为B1,B2,
这六人分成两组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B1,B2在同一小组:(A1,A2,A3),(A4,B1,B2);(A1,A2,A4),(A3,B1,B2);
(A1,A3,A4),(A2,B1,B2);(A2,A3,A4),(A1,B1,B2),共有4种可能结果;
情况二:B1,B2不在同一小组:(B1,A1,A2),(B2,A3,A4);(B1,A1,A3),(B2,A2,A4);
(B1,A1,A4),(B2,A2,A3);(B1,A2,A3),(B2,A1,A4);
(B1,A2,A4),(B2,A1,A3);(B1,A3,A4),(B2,A1,A2),共有6种可能结果;
两种情况总共10种可能结果,
∴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为 .
(另解: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为 ).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分析】(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第五组的数据,再根据题意求出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数据来,由此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Ⅱ)根据分层抽样求出从第四、五组中抽取人数,组成样本,用列举法列出这六人分成两组的基本事件数,求出第五组中的2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即可.
(另解:用排列与组合的方法求出两人被分在一组的概率也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