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填在题后的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30分)
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脂肪 ④维生素 ⑤水分 ⑥无机盐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
2、、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3、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在口腔、胃、小肠内都能进行消化和吸收。
B.脂肪被消化和吸收的起始部位是胃。
C.进入消化道的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小肠吸收
D.蛋白质在胃内进行彻底消化,形成的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
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5、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
A.胃 小肠 B.小肠 胃 C.小肠 小肠 D.胃 胃
6、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使用铁质的炊具,这是因为( )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7、、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④肠腺是粘膜上皮凹陷而成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8、当有人由于触电,溺水等造成呼吸停止时,需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请问: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实现( )
A.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9、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
A.构成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0、、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B、肺泡的弹性
C、气体分子的扩散 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11、右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12、吸气时,能正确反映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
B、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C、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
D、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13、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14、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肺泡 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
15、久居高原的人血液中比在平原生活的人高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不能确定
16、下面是四个同学讨论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话题,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位同学说的对?( )
A一般量的血压是体循环的肱动脉血压。
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C、心脏有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想通的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不能。
17、若通过静脉给人注射一种药物,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Ⅲ、Ⅱ、Ⅳ
B.Ⅰ、Ⅲ、Ⅳ、Ⅱ
C.Ⅳ、Ⅱ、Ⅰ、Ⅲ
D.Ⅳ、Ⅱ、Ⅲ、Ⅰ
18、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
C.心室→动脉→器官→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
19、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的血管
20、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大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1、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22、英国医生哈维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他曾做一个试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靠肘(俗语称胳膊肘)的一端有血管鼓起,在近肩部的一端上臂内也有血管膨鼓。丝带下方鼓起的血管和上端鼓起的血管依次是( ).
A.静脉、动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静脉 D.动脉、动脉
23、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2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A.200~300 B.300~400 C.600~700 D.1200~1500
25、假如有人在事故中刺伤血管,刺伤动脉远比刺伤精脉危险,这是因为与静脉中的血液相比,动脉中的血液( )
A.含有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具有更大的压力
C.具有更多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D.没有废物和二氧化碳
26、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27、下列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肺动脉、左心房 B .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右心房 D.肺静脉、左心室
28、关于肺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最后流至左心房。
B、肺动脉和肺静脉中分别流动着动脉血和静脉血。
C、肺循环的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D.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29.下列结构中,氧的含量最多的是 ( )
A.肺动脉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肺泡
30、下列血管的血压最高的是( )
A、主动脉 B、肱动脉 C、下腔静脉 D、肺动脉
选择题答案表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图题(共20分)
1、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回答问题:(4分)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图中[ ]________的刺激。
(2)消化道中只有消化而基本无吸收功能的是[ ]________。
(3)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消化分别起始于[ ]________和[ ]________。
2、.(6分)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 部位被利用。
(2)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经__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若跟踪调查,药物首先在心脏的[ ]____________中发现。
(3)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3、(2分)资料分析: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1)钙是构成人体骨的重要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的一种维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5、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作答:(2分)
(1)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观察心脏瓣膜的作用,于是他将水从肺动脉灌进,请你想一想,小明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水将从图中的[ ]_____________流出。
6、右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2分)
(1)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____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
(2)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血液变为含______________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