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说课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说课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5 15: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我的说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科目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第六节《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下面我分五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是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第七课。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对我国的影响巨大,1905年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解近代选官制度与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官制度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及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了解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讨论绘表总结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时空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背景与经过
为什么晚清选官制度要改变?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选官制度的新阶段以及所带来的后续变革,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2)难点:分析中国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
为什么中国和西方文官制度会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呢这个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在初中是知道近代以前的官员选拔制度,略知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这是高中继续学习的基础和参加课堂的条件,但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与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启发,点拔和矫正,尤其要培养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教法
(1)教法: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结合历史资料,设疑,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以及比较教学法等。
(2)学法:在了解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阅读法,参加课堂讨论,学习归纳分析。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收尾课,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应讲明两点:
(1)近代选官制度的新阶段。
(2)中国西方文官方制度的区别。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引导学生看陈旧的《学部官报》书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32分钟)
第一部分(10分钟):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这个是教材的重点。突出重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什么晚清要进行选官制度的变革?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补充一则关于新选官员的史料,引起学生发散思维,在经讨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
进行分析,让学生得出结论:晚清选官制度的背景与必然性。
第二部分(8分钟):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教师要指出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 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2.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 案》《文官考试法草案》。
3.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考试法》。
第三部分(5分钟)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2.公务员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部分(5分钟)
4.中国文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在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以后,发动学生探究“中国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这是教材的难点。
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从西方文官制度的内容入手,并从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国内背景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三)巩固新课(5分钟)
在简要小结学习的基础上,用课本与练习册进行巩固。
学习延申: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清末选官制度变革对读书人产生的冲击。
第七节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4.中国文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五说教学效果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和“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的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史材运用的比较恰当,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比较紧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了时空观念。
我的说课结束,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