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区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道题,共50分)
1.2010年1月11日讯,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乎中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此次降雪是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 B.新疆地区在冬季出现强降雪,水汽来自北冰洋、大西洋 C.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此次降雪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
D.此次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就食而导致灾害
2.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A.4级以上地震已属强烈地震 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
C.震级虽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
3.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4-6题。
4.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 )
A.崩塌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5.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D.利用气象卫星
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袭击沿海地区 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7.我国北方沙尘严重,有关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灾害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冷锋活动频繁,大风日数较多是沙尘天气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
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天气灾害
C.提高我国北方城市植被覆盖率能够有效抑制风沙活动,避免沙尘天气
D.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多发生于春季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
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早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突出回答8题。
8.关于我国上述地区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
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⑴河道;⑵陡坡;⑶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图。读图一、二,完成9~10题。
9. 图二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
A.a B.b C.c D.d
10.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
A.戊、辛 B.丙、庚 C.乙、丁 D.甲、庚
1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造成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
13.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
A.捕杀成虫 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 D.投放天敌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14~15题。
14.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5.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湖泊蓄水量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17.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台风 C.纬度 D.副高
18.下图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区的能源优势,指出由左向右所表示的省区依次是
A.浙江、山东、江苏、西藏 B.山东、河北、贵州、广西
C.广东、广西、四川、海南 D.广东、河北、四川、西藏
19.在“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中,与A、B、C、D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造林和废物利用
A.A①、B②、C③、D④ B.A①、B②、C④、D③
C.A②、B①、C③、D④ D.A②、B①、C④、D③
20.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7),回答21—2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图中a、b、c、d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22.与图中b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23.图中c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a的频率④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1 B.2 C.3 D.4
25.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据图回答,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区。(1分)
(2)图中A地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
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
(3)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1分)
(4)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1分)
(5)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2分)
27.我国是世界上热带气旋危害较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读右上图,①、②分别代表影响东亚地区台风的运行路径图,其中①路径登陆我国,对我国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图回答。(11分)
(1)图上可以看出,两股台风的移动方向大致都是 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当②路径运动到四国岛时,朝鲜半岛的风向是 。
(3)①之所以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原因________ 、 。
(4)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 ____; 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 _____,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4分)
28.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上图反映出我国在能源利用中的什么问题?(2分)21世纪教育网
(2)石油资源是种非可再生资源,面对石油危机,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3)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在石油进口中要避免进口的单一化,注意多元化进口,为此我国增加了哪些进口渠道?(2分)
我国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的岙山和镇海筹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回答4-5问
(4)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 ( )
①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②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_③④
(5)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 ( )
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防安全需要④石化发达的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2分)
A.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B.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C.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区
D.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分)
(3)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危害更严重的是哪个地区?说明理由。(4分)
(4)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2分)21世纪教育网
30.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及原因。(5分)
(3)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 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 和 行为在林区的 行为。(4分)
DO
BOD
27题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案
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B D C C C A A A C B
试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C D D A B B D B B C
26.(8分)(1)西南地区或西南横断山区(1分)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且多暴雨(3分)
(3)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1分)(4)砍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积(1分)
(5)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全分)
27.(11分)(1)自东南向西北移动(1分) (2)西北风(1分)
(3)台风灾害本身具有可怕的毁灭性(1分) 台风登陆处多为世界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地区(1分)(4)海水水温最高(1分) 气象卫星(1分)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1分)
(5)不利:形成狂风、巨浪,伴随着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分)有利: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流域的旱情,而且可以为人们降温消暑。减少降温能耗,缓解用电压力。(2分)(必须答出有利不利两方面,若只有一方面只给一分)
28.(9分)(1)巨大的供需缺口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能源安全受到威胁。(2分) (2)开发石油替代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任答三条即给3分)
(3)修建中哈石油管线(从中亚进口)、中俄石油管线(从俄罗斯进口)、中缅石油管线(从东南亚进口)(任答两条即给2分) (4)C(1分) (5)D(1分)
29.(10分)(1)BC(2分) (2)土壤侵蚀(水土流失)(1分) 引起石漠化(或土壤贫瘠)(1分) (3)B(1分)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力高。(3分)(4)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30.(12分)(1)②区(1分)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2分)
(2)②区:春季(1分):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2分)③区:夏季(1分):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1分)。
(3)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砍伐(各1分)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伊春区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试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8分)(1) (1分)(2)
(3分)
(3) (1分)
(4) (1分)
(5) (2分)
27.(11分)(1) (1分) (2) (1分)
(3) 、(1分)
(1分)(4) (1分) (1分)
(1分)
(5)
(4分)
28.(9分)(1)
(2分)
(2)
(3分)
(3)
(2分) (4) (1分) (5) (1分)
29.(10分)(1) (2分)(2) (1分) (1分)
(3) (1分)
(3分)
(4)D: E: (2分)
30.(12分)(1) (1分) 依据:
(2分)
(2)②区: (1分)
(2分)③区: (1分)
(1分)。
(3)
(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