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5 15: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单选题
1.从我国的国庆节到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情况是??? (??? )
A.?先向北移,再向南移???????????B.?先向南移,再向北移?????????C.?一直向北移动? ??????????D.?一直向南移动
2.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四季的变化
3.读如图的经纬网略图,判断一年中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 )
A.?甲始终大于乙?????????B.?甲多数天大于乙?????????C.?两地仅有一天是相等的?????????D.?两地有两天是相等的
4.你的朋友想知道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请你把答案告诉他,地球的表面积是(  )
A.?5.1平方千米????????????????????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6371千米
5.绕地球赤道一周,每天飞行100千米的话,要飞行多少天?(  )
A.?4天???????????????????????????????????B.?40天???????????????????????????????????C.?400天???????????????????????????????????D.?4000天
6.科学家认识事物往往需要证据支持。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B.?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时笔尖先消失
C.?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7.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过去的测量有误差??????????????????????????????????????????????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9.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D.?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二、填空题
10.地球的形状________。表面积________,平均半径________,赤道周长________。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________.
(2)图上各点中,位于昼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点即将天亮,________点时间最早.
(3)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情况会怎样?
答:________
三、解答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1)地球是不是正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
(2)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了规则球体?
13.一天中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北纬40度(40°N)的小明同学在某一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所示)。

(1)这一天中,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竹竿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关系在________。
(2)图中指向正北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时间是这一天的________。
(3)如果这个影子测量实验连续做了一年,且图示记录是在春分日做的,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一天是________(填节气名称)日,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________?(选填:“长”或"短”)的。
四、实验探究题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旗杆正午在地面上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1)________?月 ?????________??日OP最长,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三个月后,该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_______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_______?????? ;
(3)当OP为零时,学校所在地会出现??________?????? 天文现象,此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我国的国庆节是10月1日。此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上,并慢慢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长短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而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题意。
故选:B
3.【答案】 A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依据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甲点的纬度是23°N;乙点的纬度是75°S,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角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甲始终大于乙。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
【解答】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依据题意.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周,每天飞行100千米的话,要飞行40000÷100=400天.
故选:C.
6.【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解答】A、月食是地球遮挡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形成的,所以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可以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故A错误;
B、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属于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现象不能作为证据或结论使用;故B正确;
C、麦哲伦环球航行是第一次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故C错误;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最直接的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 C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③登高望远;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⑤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卫星照片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地球的形状.
【解答】解: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反映了站得高,阻碍视线的高耸物就越少;而且,还反映了“地球是个球形”.因为站得高,人眼视线同地球这个球体相切的切点就越远,即“地平线”就越远.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但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所以在一个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
【解答】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故错误;
B大气层具有保护作用,与题目无关,故错误;
C、D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小,并不是测量误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月食尤其是月环食时,可以看到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影子,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在外太空观察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等等。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故答案为:B
?
二、填空题
10.【答案】 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1亿平方千米;371千米;4万千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大小。
【解答】地球的形状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故答案为: 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5.1亿平方千米;371千米;4万千米
11.【答案】 (1)不透明;一半
(2)BCD;AE;A;B
(3)同一地点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解析】【分析】(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1)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2)结合图中的晨昏线可以看出,图上各点中,位于昼半球的是BCD,位于夜半球的是AE,A点即将天亮,B点时间最早.(3)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假如地球不自转,则同一地点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故答案为:(1)不透明;一半;(2)BCD;AE;A;B;(3)同一地点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三、解答题
12.【答案】 (1)解:不是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解:地球虽不是一个正球体,但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21千米,将地球缩小制成地球仪,这种差别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将地球仪做成规则球体。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1)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 千米,仅差 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
个直径 1 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 3 毫米。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故答案为:(1)不是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虽不是一个正球体,但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21千米,将地球缩小制成地球仪,这种差别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将地球仪做成规则球体。
13.【答案】 (1)先变短再变长;太阳高度角越大,竹竿影子越短,反之亦然
(2)丙;正午
(3)冬至;短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解答】(1)由于地球自转,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早晨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因此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丙表示正午曰影指向。
(3)据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据公式H=90°-纬度间隔,(纬度间隔=当地纬度±直射点所谓纬度),此时用加,即可计算,冬至日,福州的昼达一年中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则影子最长?。
故答案为:(1)先变短再变长;太阳高度角越大,竹竿影子越短,反之亦然 (2)丙;正午(3)冬至;短
四、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12;22;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昼夜平分
(2)正东;北纬23°26′
(3)太阳直射;6月22日12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了解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 的交角大小有关。这个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的正 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最大。一年中,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夏季大,冬季 小。因此,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 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 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 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 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

【解答】
(1)OP为旗杆正午时的影子,在6月22日缩短为零,表明该校位于23°26′N。冬至日,旗杆正午时的影子最长,此时北京昼短夜长。三个月后,日期为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由于该校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旗杆正午影子OP朝正北方;又OPA⊥OM,所以M也在北回归线上且在O 点的正东方。
(3)当OP为零时,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正午时出现太阳位于正头顶的天文现象。
故答案为:1.12;22;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平分 ;? 2.正东;北纬23°26′ ; 3.太阳直射;6月22日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