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昼夜与四季
一、单选题
1.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太阳东升西落???????????????????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交替??????????????????????D.?地貌的变化
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依据(?? )
A.?太阳活动强弱????????????????????B.?地球自转????????????????????C.?月球绕地公转????????????????????D.?地球绕日公转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如图所示时,此时节气可能为(??? )
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恒星,能发光;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都不能发光
B.?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D.?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5.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
A.?白昼和黑夜???????????????????????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6.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是(?? )
①四季更替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
④一年四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⑤宁波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某日太阳光照图,此时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北半球的节气是(?? )
?
????????????? 地球公转示意图?????? 太阳光照图
A.?a 夏至?????????????????????????????????B.?b 秋分?????????????????????????????????C.?c 冬至?????????????????????????????????D.?d 春分
8.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9.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B.?地方时的不同????????????????????C.?昼夜更替????????????????????D.?太阳的东升西落
10.下面符合地球自转现象的是( )
A.?昼夜更替?????????B.?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C.?赤道位置改变?????????D.?冷气流遍布
11.下列生活现象与自转有关的是( )
A.?济南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小明半夜看美国NBA的篮球比赛现场直播
C.?正午时,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D.?暑假的白天时间比夜晚长
12.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二、填空题
13.春季是禽流感的多发季节。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我省又面临着禽流感疫情的严峻考验。
(1)1月份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右图中________之间。(填“AB”、“BC”、“CD”、“DA”)。
(2)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
(3)人感染H7N9后会出现发烧症状引起食欲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
14.宁波某校学生于7月14日至l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
(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研学期间宁波地区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_。
(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对沙漠环境的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将一盏电灯放在桌面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中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移动地球仪。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的 A 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填纬线名称),这一天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
(3)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B 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温岭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
【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故选:B
2.【答案】 D
【解析】【分析】地球在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公转运动。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一年中划分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地球的绕日公转来划分的。
故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由图片中可以看出太阳光照射南极,导致南极这天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此时节气可能是冬至。
故答案为:D
?
4.【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太阳活动及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运动。
【解答】A、太阳是恒星,能发光,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都不能发光,A符合题意;
B.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地球公转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由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有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 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是一天内的变化情况;
由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有 ①四季更替 ④一年四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⑤宁波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是长时间内的变化。
故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分析】 读左图可得,d是春分日即3月21日,a是夏至日即6月22日,b是秋分日即9月23日,c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
【解答】右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物体,即使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而地球不停地自转运动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的公转运动则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要加以区分.
【解答】解:A.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不符合题意.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故符合题意.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360°用时24小时,所以每小时自转15°.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更替).此题考查的就是要区分开地球公转和自转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要区分好,记忆清楚.
【解答】解: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昼夜的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也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才有日夜更替,才会使不同地区的人们见到太阳的时间不同.BCD都是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
故选:A.
10.【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考查地球自转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地球在不断自转,一个具体的地点总是不断地昼夜更替.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基础题.
【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小明半夜看美国NBA的篮球比赛属于时间差异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根据题意.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识记月球,地球,太阳三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
【解答】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日,A不符合题意。
? B、初一的月相为新月,B不符合题意;
? C、秋分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符合题意;
? D、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指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此时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当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产生的自然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DA
(2)抗体
(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
【解答】(1)一月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D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故答案为:(1)DA;(2)抗体;(3)发烧导致体温升高,体内酶的活性减弱。
14.【答案】 (1)风
(2)昼长夜短
(3)适应
【解析】【分析】(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3)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解答】(1)如图所示是沙漠地区, 形成该处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风力。
(2) 7月14日至17日,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昼长夜短。
(3)?沙漠中缺少水分,骆驼生活在该环境中,具有与该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与生理特点。
故答案为:(1)风;(2)昼长夜短;(3)适应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公转
(2)北回归线或北纬 23.5°;夏至
(3)A
【解析】【分析】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是自转,地球绕太阳转动是公转;当太阳照片在 北回归线上时是夏至日;冬至日时太阳在我国的正南方。
【解答】(1) 地球绕自转轴转动是自转,地球绕太阳转动是公转;电灯模拟太阳,地球仪绕太阳转动,这是公转运动;
(2)由图可知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白天最长,是夏至日;
(3) 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B 位置时 ,太阳照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冬至日,太阳在我国的正南方,所以正午时影子应该向正北方向
故答案为:(1) 公转;(2)北回归线或北纬 23.5°? 、夏至;(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