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数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的第四节《因数》。
教学目标:
1、了解因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因数。
2、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质数、合数的含义。
难点:根据因数的个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朋友(因数)、找朋友(因数)。
1、玩说反话游戏引出问题:要把12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沿长边摆几个?沿宽边摆几个?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2、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3、认识并理解因数的含义。
师: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的数叫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乘数也叫因数,3和4是12的因数。(强调因数表示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照样子说说另两个算式。
师:你能说出12的因数有哪些吗?(强调按顺序成对写或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序排列)
4、讨论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写出18和24的因数。
(2)汇报交流找因数的方法。(生汇报的方法不全面,师给予引导)
乘法思路:1×18=18 2×9=18 3×6=18
除法思路:18÷1=18 18÷2=9 18÷3=6
5、学生自主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1)讲练结合(找4、6、8、9、10的因数)。
(2)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二、由老朋友(因数)认识新朋友(质数、合数)。
1、做游戏:猜猜我是谁?(学生抽纸条,回答抽到的数。例如:我是偶数, 我的因数是1和2,猜猜我是谁?一共四个数:2、3、5、7)
2、出示猜数游戏的数(2、3、5、7)及它们的因数,让学生观察,找共同特征,引出质数的概念。
3、出示4、6、8、9、10的因数,让学生观察,找共同特征,引出合数的概念。
4、让学生找1的因数,引导学生总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观察1——10各数的因数,按照因数的个数给1——10分类。
6、以习题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出: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7、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出: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合数。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摘苹果游戏:判断质数、合数
2、知识抢答:判断质数、合数
四、知识拓展。
小组合作探究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哪个数的因数最多 (答案60)。
五、课堂小结。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1、本课对应练一练。
2、同桌互相写一组1--100的十个数,判断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板书设计
因数
1 1 1个因数
质数 1、本身 2个因数
合数 1、···本身 多于2个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