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五章)
5.2代数式(第一课时)
执笔人:旧县中学 王万军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简单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
2、能用自然语言表示代数式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重点
重点:根据数量关系列代数式。
难点:用自然语言表示代数式。
三、方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代数式的意义,并发展符号感。
四、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与预习感悟】(学生上课前自主完成部分)
依据预习提纲预习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自学教科书P103-P10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上节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将P103 (1)、(2)的空白填上。
由(1)(2)所出现的式子____ 、____及5.1节中出现的式子n-m,,,2(a+b),a+(b+c),ab+ac等,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 。
他们是用什么运算符号连接的?
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式子才是代数式?
通过自学例1,说明如何根据简单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
通过自学教材P103例2,说明什么是自然语言?什么是数学语言?
通过自学 例3,你认为如何将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互化?
预习疑难摘要:(做出标记即可)
【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师生课上共同完成部分)
小组讨论预习疑难摘要,不会的要向老师请教噢!
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代数式?
下列各式属于代数式的有(只填序号)_______。
①6y-1>3x ②s=ab ③5 ④b·b⑤=12⑥3x+2y+1⑦y≠0⑧3ab
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转化的方法?(可以举例说明)
【知识应用与能力形成】
例(教科书p104例3)
将下列代数式用自然语言表示:
①(a+b)2 ②a2+b2
问:1)根据运算顺序①式先算_____再算_______因此①式表示____________ 。
2)根据运算顺序②式先算_____再算_______因此②式表示____________ 。
3)归纳方法:
例题反思:
课内训练巩固
1、完成教科书P105第1题(做在教科书上)
2、完成教科书P105第2,3题。
【学习体会】
学习目标完成了吗?请你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请你记下来,不要忘记问老师或同学。
【课内训练巩固】
用代数式表示:
1)x一半与y的2倍的差
2)m与n的差的平方
3)a,b的两数的平方差
4)x的3倍与y的的和。
2、把下了数学语言译成自然语言
1)(a+b)(a-b)
2)8a3
用代数式表示“比m的平方的3倍大1的数是”____________
五、综合与提升(必做作业)
教科书P107习题A组第1题(做在教科书上)。
2. 教科书P107习题与5.4A组第2题(做在教科书上)
3、设字母表示甲数,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各题中的乙数:
(1)乙数是甲数的3倍;
(2)甲、乙两数的积是26;
(3)乙数比甲数的5倍少4;
(4)乙数比甲数的相反数大6;
六、拓展与探索(选做作业) (课下完成部分;时间充足可课上完成)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为 ,个位上的数字是 ,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 。
2、用代数式表示“a 的倒数与 b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之和”。
3.商店进了一批货,出售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销售数量x(千克)与售价c(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售价c。
销售数量x/千克 售价c/元
1 4+0.2
2 8+0.4
3 12+0.6
4 16+0.8
5 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