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之奋斗历程学案
一、知识体系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 上海、嘉兴南湖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 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 1935年 贵州遵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 1945年 延安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八大 1956年 北京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北京 完成了当思想路线、经济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共十二大 1982年 北京 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北京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发展目标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北京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北京 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梳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1)中共一大(时间: 1921 年 7 月23日,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 开天辟地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焕然一新 了。
(2)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1924 年至 1926 年, 孙中山 创建黄埔军校,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 北伐 战争,基本上推翻了 北洋军阀 的黑暗统治。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 叶挺 独立团屡立战功。结果,蒋介石 发动叛变,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大量抓捕共产党员,标志着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2.国共对峙的十年(1927年——1936年):
(1)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等领导 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 1927 年9月, 毛泽东 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 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 农村 进军,建立了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3) 1928 年4月, 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 毛泽东 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 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4) 1934 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央 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 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936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宁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1936 年 12月 12 日 张学良 和 杨虎城 发动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派 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3.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 1937 年 7月 7日,七七事变(又称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 全民族 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 八路军 、 新四军 。
(2)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 平型关 ,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3)1940年8月,八路军在 彭德怀 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 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 的战役。
(4)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中共七大 ,会上确立了 毛泽东思想 在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派出以 毛泽东 、 周恩来 等人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 1945 年 10 月 10 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统治了 22 年的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逃往 台湾 ,导致 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年——1953年)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 1949 年10月 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 统一。
(4)1950年10月- 1953 年7月, 彭德怀 领导 中国人民志愿军 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 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 封建地主土地 所有制,实行 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 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年——1956年)
(1) 1953年-1957 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 迈进。
(2) 1954 年,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 年- 1956年,完成了对 农业 、 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至今)
1.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
(1) 1956 年召开的 中共八大 ,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 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1966年-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 反革命集团和林彪反革命集团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实质是 “左”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至今)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 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制 ;
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 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为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 内地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5)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路线的基本理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1992年邓小平发表视察南方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1992年中共“十四大”,形成了以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国家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997年中共“ 十五大 ”,把 邓小平理论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归类】
1.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会议:
(1)中共“八大”:大会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十三大”提出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确定了领导核心的会议
(1)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四大”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确定指导思想的会议
(1)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5.重要城市的历史
(1)北京:主要史实:①隋朝大运河(涿郡)、元朝大运河和海运及都城(大都)、
②明成祖迁都北京。
③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五四运动前期中心。
⑤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的开始)。
⑥解放战争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的首都(北平改为北京)成为政治中心。
(2) 上海:主要史实:①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一。
②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和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在上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④五四运动中心转移(6月初,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主力。)
⑤“一大”(中共诞生)、“二大”在上海召开。
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
⑦抗日战争中,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⑧改革开放后,成为开放城市,浦东开发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中心,2001年承办APEC会议。
(3) 武汉:主要史实:①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武汉汉阳铁厂)。
②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③北伐战争时期武昌战役,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④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4).南京:主要史实:①六朝古都(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②明朝时丝织业后来居上、明朝全国性商贸城市
③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④太平天国运动都城
⑤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⑥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⑦1937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三十万人
⑧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5)长征路线:
瑞金(红色首都)——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追剿计划)——金沙江(跳出包围圈)
——大渡河(泸定桥)——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6)中共中央所在地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北平)
(7)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上海(中共诞生)、南昌(起义)、井冈山、遵义、延安(抗日总后方)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之奋斗历程
一、单项选择题
1.革命影片承载着历史,记载着过去。下列影片中详细记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 ( A )
A.《开天辟地》 B.《南昌起义》 C.《长征》 D.《开国大典》
2.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据此,你认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应是 ( A )
A.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D.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3.曾为遵义会议站岗放哨的王成老人说:“我今年(2011)96岁了,我亲眼看着遵义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判断王成老人在遵义会议那一年可能是____岁。( A )
A.20岁 B.25岁 C.30岁 D.35岁
4.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5.在新民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多次重要的会议,为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其中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是在 ( B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C)
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9.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题为《改革春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三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C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周恩来
10.“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指 ;“画了一个圈”指 。 ( C)
A.毛泽东 解放台湾 B.毛泽东 设立海南省C.邓小平 设立经济特区 D.邓小平 南方谈话
1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C)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2.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4.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B)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 C)
A.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16.下列哪一事件,充分表现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善于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 ( B)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7.以下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幅挽联:零一年生零一年逝,百岁人生誉青史;为国兵调为国兵谏,数载风云扭乾坤。主要称赞了他领导的哪一重大事件( B)
A.百团大战 B.西安事变 C.东北易帜 D.台儿庄战役
18.三年级一班准备进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明找到一张《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应该归在下列哪一个栏目 ( C)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 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19. 某工厂举办一次厂庆座谈会,准备请一位经历过当年“公私合营”的工人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工人师傅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
A.张师傅(74岁) B.刘师傅(54岁) C.李师傅(58岁) D.赵师傅(45岁)
20. 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但是下列哪一个时期却背离了这个中心( C)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21.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只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D)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 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2. 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 C)
①强渡大渡河 ②渡过金沙江 ③ 四渡赤水河 ④过草地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2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D)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大庆石油会战誓师大会
24. 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实行开发开放后,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A)
A.上海浦东 B.上海浦西 C.海南 D.深圳
25.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而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B)
A.旱情不一样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 C.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大区别 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
二、材料综合题:
26.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90岁生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喜迎建党90周年”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 追根溯源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观察以上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与活动,为中共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展览二 领袖风采
图A 图B 图C 图D
(2)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请同学们仔细思考,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图A 、图B、 图C。(只填写序号)
(3)图B、图C两位领导人的核心领导地位分别是在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图B:十一届三中全会,图,C:中共十四大
(4)20世纪的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除对外开放外的三点)
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⑤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展览三 重大会议篇
会议一 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会议二
会议三 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分别是党召开的哪三次会议?这些会议有哪些相同之处?
分别是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相同之处:都是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综合上述内容及问题,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关心农民,重视农业;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27.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提问,他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
【历史回眸】
⑴纵观世界历史,一些国家强大了以后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给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9世纪中期通过改革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的亚洲国家是 日本 ;1947年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苏“ 冷战 ”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3分)
【勿忘国耻】
从百度搜索中我们得到“称霸”的含义有“因具有强大的势力,权威而统治”、“依仗权势、武力横行霸道,欺压别人。”在近代列强称霸扩张的过程中,中国饱受欺凌,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使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⑵依据相关史实,完成下列表格:(6分)
战争名称 条约 主要危害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和平发展】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__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5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__求同存异___”方针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4)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演讲中说“国强必霸,这不适合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探讨“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的理由。(2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