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21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21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0: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21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2011·海南单科·T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
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
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
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入手,逐个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D。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 “常识” 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C错误明显,排除。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3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
【精讲精析】选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A、C、D三项不符合哥白尼。
3、(2011·广东文综·T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成就。解题关键包括时间,科学革命、牛顿观念的破产。
【精讲精析】选D. 牛顿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物体,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所以选D。A.日心说是14世纪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的;B量子力学;C经典力学就是牛顿的观念,与材料矛盾。
4、(2011·安徽文综T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思路点拨】本题结合时政考查第三次科技成果的双刃剑,内容较细且全面,要仔细琢磨并加以排除。
【精讲精析】选D。A项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二战期间美国制造原子弹而不是相对论,故不正确;B项世界人民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故不正确;C项表述不准确,科技主要还是给人类带来益处;故不正确;D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计算机、宇航、核能技术产生等都与战争有关;符合题意。
5、(2011·江苏单科·T2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依据材料信息“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进行分析判断。
【精讲精析】选D。“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反映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思想,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故答案为D。
同课章节目录